隆武皇帝重重地點頭:“對,朕要以此為契機,鼓勵臣民積極進取,為恢復大明山河努力。”這些不同位面的評價,展現出了明朝在不同階段對科技創新的渴望與重視,也讓人們看到了大明若能抓住機遇,或有不一樣的發展前景。
……
在為大明的民生帶來改善之后,沿海地區卻傳來了令人憂慮的消息——曾經被征服的倭寇竟發動了叛亂。這一情況讓朱由檢深感憂慮,倭寇的再次作亂不僅威脅沿海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更關乎大明的海疆穩定與國家尊嚴。
這日,朱由檢在乾清宮緊急召見洪承疇、楊嗣昌和孫傳庭,臉色凝重地說道:“諸位愛卿,沿海倭寇叛亂,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朕決意徹底清繳倭寇,以絕后患,不知諸位有何良策?”
洪承疇神色嚴肅,上前一步說道:“陛下,倭寇叛亂,來勢洶洶,但我大明兵力強盛,若策略得當,定能平定。當務之急是要迅速了解倭寇叛亂的規模、據點以及他們的作戰部署。臣建議先派遣精銳斥候,深入沿海地區,打探倭寇虛實,為后續作戰提供準確情報。”
楊嗣昌微微皺眉,思索后說道:“陛下,洪大人所言極是。此外,軍需物資的籌備也至關重要。糧草、兵器、船只等一應物資,都需充足供應,方能保證戰事順利。臣愿負責統籌物資,確保前線無后顧之憂。同時,可發動沿海百姓,組織團練,協助官軍作戰,既能增強抗倭力量,又能讓百姓自保。”
孫傳庭緊握拳頭,語氣堅定地說:“陛下,軍事指揮與調度是關鍵。臣請求率領大軍,前往沿海平倭。臣將根據情報制定詳細作戰計劃,合理調配兵力,力求速戰速決。同時,加強沿海防御工事的建設,防止倭寇逃竄或再次侵擾。”
朱由檢目光堅定地看著三位大臣,說道:“甚好,諸位愛卿所言,皆切中要害。洪愛卿負責情報打探,務必詳盡準確;楊愛卿統籌物資,保障前線供給;孫愛卿統領大軍,全力剿倭。朕授予你們全權,務必早日平定倭寇,還沿海百姓安寧。”
洪承疇、楊嗣昌、孫傳庭三人齊聲應道:“臣等領命,不負陛下重托!”
會后,洪承疇立即挑選了一批經驗豐富、身手敏捷的斥候,親自對他們進行部署。“此次任務至關重要,你們務必深入倭寇盤踞之地,摸清他們的人數、武器裝備、糧草儲備以及據點分布,不得有絲毫馬虎。”斥候們領命后,迅速出發,如鬼魅般潛入沿海地區。
楊嗣昌則忙碌于各地,協調物資籌備。他先是與戶部商議,調撥大量糧草。“前線戰事吃緊,糧草供應必須及時足額,絕不能誤了戰機。”同時,他督促兵器工坊加緊打造各類兵器,“倭寇狡詐,兵器質量一定要過硬,才能在戰場上占據優勢。”此外,他還安排工匠修繕和建造船只,“海戰必不可少,船只性能關乎成敗。”
孫傳庭抵達沿海軍營后,立刻召集眾將。“倭寇叛亂,犯我大明海疆,此乃不義之舉。我等身為大明將士,當奮勇殺敵,保家衛國。如今,我命你們各自整頓兵馬,等待作戰指令。”眾將齊聲高呼:“愿聽將軍號令,殺盡倭寇!”
數日后,洪承疇的斥候傳來情報。“啟稟大人,倭寇此次叛亂,人數約有數千之眾,占據了沿海幾處島嶼作為據點,他們武器裝備混雜,有從海外購得的火槍,也有傳統的刀劍。糧草儲備看似充足,但分散在各個據點。另外,他們似乎在等待海外支援。”
洪承疇得知情報后,即刻進宮向朱由檢奏報。朱由檢聽完后,說道:“洪愛卿,情報詳實,功不可沒。傳朕旨意,命孫傳庭根據情報,制定作戰計劃,盡快出擊。”
孫傳庭得到情報后,與麾下將領們日夜商討作戰計劃。“倭寇占據島嶼,易守難攻,但他們分散在多處,我們可采取各個擊破之策。先佯攻一處,吸引其他據點倭寇增援,然后設下埋伏,中途截擊。得手后,迅速攻打其他據點。”將領們紛紛點頭稱是。
作戰當日,孫傳庭親自率領大軍出發。他先派遣一支精銳部隊佯裝攻打倭寇的一個重要據點,倭寇果然中計,其他據點的倭寇紛紛趕來增援。當增援的倭寇進入埋伏圈后,孫傳庭一聲令下:“殺!”明軍伏兵四起,喊殺聲震天。倭寇頓時大亂,被明軍殺得丟盔棄甲。首戰告捷,明軍士氣大振。
然而,在攻打另一個倭寇據點時,遇到了難題。這個據點地勢險要,倭寇憑借堅固的防御工事,負隅頑抗。明軍幾次進攻都未能得手,還傷亡了不少將士。孫傳庭眉頭緊皺,思考破敵之策。這時,一位將領建議道:“將軍,倭寇據點四周皆是海水,我們可截斷他們的水源,困死他們。”孫傳庭眼前一亮:“此計甚妙,就這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