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接著說:“沒錯,陛下。而且在打擊走私的同時,要注意平衡好對沿海經濟的影響,不能因為整治而阻礙了正常的發展。”
……
在成功肅清東南沿海的走私之風后,朱由檢還未來得及稍作喘息,西南地區便傳來了令人憂心的消息。西南多地突發匪患,且土司余孽復蘇,趁亂作惡,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匪患與土司余孽相互勾結,使得局勢愈發復雜嚴峻。
這日,朱由檢在乾清宮緊急召見洪承疇、楊嗣昌和孫傳庭。他神色凝重,語氣沉重地說道:“諸位愛卿,西南地區匪患猖獗,土司余孽也死灰復燃,攪得當地民不聊生。朕決意盡快平定匪患,鏟除土司余孽,恢復西南太平,不知諸位有何良策?”
洪承疇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后說道:“陛下,西南地勢復雜,山林茂密,匪患與土司余孽盤踞其中,易守難攻。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要派遣熟悉西南地理與風土人情的將領,率領精銳之師,深入匪巢。同時,需精準掌握匪患與土司余孽的兵力部署、行動規律,制定詳細作戰計劃,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楊嗣昌緊接著說道:“陛下,洪大人所言極是。除此之外,糧草軍需的供應至關重要。西南路途遙遠,運輸不便,需提前規劃好運輸路線,確保前線物資充足。另外,要安撫好當地百姓,匪患當前,百姓人心惶惶,若能得到百姓支持,可為平亂提供諸多便利,比如提供情報、協助運輸等。”
孫傳庭表情嚴肅,補充道:“陛下,平定匪患,軍事行動固然重要,但也要注重后續治理。土司制度在西南實行已久,雖經改革,但余孽尚存。待匪患平定后,需重新規劃西南地區的治理方式,加強朝廷管控,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朱由檢目光堅定地看著三位大臣,說道:“諸位愛卿所慮周全,此乃朕之幸,大明之幸。洪愛卿,你負責挑選將領,籌備軍事行動,制定詳細作戰計劃;楊愛卿,統籌糧草軍需供應,安撫百姓,穩定民心;孫愛卿,提前謀劃西南地區后續治理之策。朕授予你們全權,務必早日平定匪患,還西南百姓安寧。”
洪承疇、楊嗣昌、孫傳庭三人齊聲應道:“臣等領命,不負陛下重托!”
會后,洪承疇立刻著手挑選將領。他翻閱眾多將領的履歷,與熟悉西南情況的官員交流,最終選定了一位名叫陳奇的將領。陳奇曾在西南地區任職多年,對當地地理和匪患情況較為了解,且作戰勇猛,足智多謀。
洪承疇將陳奇召至府中,嚴肅地說道:“陳將軍,陛下命你率精銳之師平定西南匪患,此乃重任在肩。你需盡快了解匪患與土司余孽的詳細情況,制定作戰計劃,務必一舉成功。”
陳奇抱拳,堅定地說道:“大人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只是西南地勢復雜,匪患狡猾,還望大人能多提供些情報支持。”
洪承疇點頭道:“這是自然。我會安排斥候深入西南,為你打探情報。你回去后,即刻整頓兵馬,隨時準備出發。”
與此同時,楊嗣昌也開始忙碌起來。他與戶部官員商議,調撥大量糧草。“西南匪患平亂,糧草供應是關鍵,務必保證足額按時送達。”隨后,他又安排人員采購各類軍需物資,如兵器、盔甲等。“兵器要鋒利,盔甲要堅固,方能讓將士們在戰場上無后顧之憂。”
楊嗣昌深知安撫百姓的重要性,他親自起草安民告示,派遣官員到西南各地張貼。告示中承諾朝廷定會平定匪患,保障百姓安全,并鼓勵百姓協助官軍。
孫傳庭則召集幕僚,日夜商討西南地區后續治理之策。“土司余孽復蘇,說明我們對西南的治理還存在漏洞。此次平亂后,必須加強朝廷對地方的控制,改革治理制度。”
數日后,洪承疇進宮向朱由檢奏報:“陛下,陳奇將軍已挑選完畢,正整頓兵馬。斥候傳來消息,匪患與土司余孽盤踞在西南山區的幾個據點,相互呼應。陳將軍計劃先切斷他們之間的聯系,然后逐個擊破。”
朱由檢點頭道:“此計甚好。告訴陳將軍,讓他務必小心行事,不可輕敵。有任何情況,及時奏報。”
楊嗣昌也進宮奏報:“陛下,糧草軍需已籌備完畢,運輸路線也已規劃好,隨時可以起運。安民告示已張貼出去,目前西南百姓情緒稍有穩定,不少百姓表示愿意協助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