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仔細看完后,說道:“此政策甚好,可即刻實施。但在執行過程中,要嚴格審查投降叛軍的誠意,切不可掉以輕心。”
楊嗣昌則馬不停蹄地投入到北方民生恢復工作中。他與戶部、工部等部門協調,緊急調配糧食、衣物等生活物資運往北方。同時,組織工匠修復被破壞的房屋、橋梁等基礎設施。楊嗣昌對負責物資調配的官員說道:“北方百姓受苦已久,這些物資務必盡快送到他們手中。基礎設施修復工作也要加快進度,讓百姓看到生活的希望。”
孫傳庭回到北方軍營,召集將領們開會。他指著地圖說道:“諸位,我們之前的圍剿方式需要調整。從現在起,我們采取步步為營的戰術,在叛軍活動頻繁的區域設立據點,逐步縮小包圍圈。同時,密切關注叛軍動向,一旦發現有投降跡象,及時與負責招撫的官員聯系。”
將領們紛紛點頭,表示理解。隨后,孫傳庭下令軍隊開始行動,在北方各地重要位置設立了多個軍事據點。這些據點相互呼應,形成了對殘余叛軍的嚴密包圍。
招撫政策發布后,部分叛軍士兵開始動搖。一些叛軍士兵私下商議:“我們本就是被逼迫才參與叛亂,如今朝廷有此誠意,不如投降,還能過上安穩日子。”但也有一些叛軍將領心存疑慮,擔心朝廷的招撫只是陷阱。
洪承疇得知叛軍內部的情況后,決定選派一些能言善辯且忠誠可靠的官員,深入叛軍藏匿區域,與叛軍將領面對面溝通。一位被選派的官員對叛軍將領說道:“將軍,如今大勢已去,繼續頑抗只有死路一條。朝廷此次招撫,誠意滿滿,不僅赦免你們的罪行,還給予優厚待遇。將軍何去何從,還望三思。”
經過一番勸說,一些叛軍將領終于放下疑慮,率領手下士兵向朝廷投降。但仍有部分頑固的叛軍,拒不投降,甚至殺害了前來勸降的官員,繼續與朝廷對抗。
孫傳庭得知后,怒不可遏:“這些賊子,如此不識好歹,那就別怪我軍無情。加大圍剿力度,務必將他們全部消滅。”
在加強軍事圍剿的同時,楊嗣昌在北方的民生恢復工作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百姓們陸續收到了朝廷發放的生活物資,被破壞的基礎設施也逐漸修復。看到朝廷的實際行動,百姓們對朝廷的信任逐漸恢復,不再支持叛軍。
然而,叛軍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時常偷襲明軍據點,給明軍造成了一定損失。孫傳庭意識到,必須盡快解決叛軍利用地形優勢的問題。
這日,孫傳庭在軍營中與將領們商議對策。一位將領說道:“大帥,叛軍對本地地形了如指掌,我們每次圍剿,他們總能輕易逃脫。若能找到熟悉地形且忠誠于朝廷的人做向導,或許能解決這個問題。”
孫傳庭眼前一亮,說道:“此計甚妙。我們可在當地招募向導,給予豐厚報酬。同時,加強情報收集工作,了解叛軍的藏身之處和行動規律。”
于是,孫傳庭派人在北方各地張貼告示,招募熟悉地形的向導。告示一出,許多當地百姓紛紛響應。孫傳庭從眾多報名者中挑選了一批可靠的向導,對他們進行了簡單的軍事培訓。
在向導的帶領下,明軍對叛軍的圍剿更加精準有效。他們找到了叛軍的幾處重要藏匿點,發動突然襲擊,給叛軍造成了沉重打擊。
隨著軍事圍剿的推進和招撫工作的持續開展,殘余叛軍的勢力越來越小。但此時,又出現了一個新問題。投降的叛軍人數眾多,如何妥善安置成為了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