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極度饑渴,精神也面臨絕望,人被困如此環境之下,往往想的不是如何解決而是造成原因的罪魁禍首。\"
\"陳玄禮稍微一點撥,將士們就將矛頭指向了楊國忠。\"
\"恰巧這時楊國忠回來被二十多個吐蕃使者圍著要吃的,這些人也是被派遣到大唐結果遇上皇帝跑路就跟著一起跑了出來。\"
\"楊國忠還沒來得及回答,禁軍中就有人大聲喊道:\"國忠與胡虜謀反。緊接著,一支利箭向楊國忠射來,扎在了馬鞍上。\"
\"楊國忠一看這架勢于他不利,想跑去皇帝那請求庇護,但將士們哪能放他,很快就斬了他的首級。\"
\"聽見聲音尋來的御史大夫魏方進看見這場景大喊道:你們怎么敢如此對待丞相?\"
\"這時候的將士們已經殺紅了眼,那管你官大還是官小,直接就干掉他,另外一名丞相韋見素也不能幸免,索幸他的人品和名聲還不錯,認識他的人阻止道:勿傷韋相公。\"
\"這個時候,唐玄宗聽見外面嘈雜,命人去問才知是楊國忠謀反,但他心里深知這是不可能的事。\"
\"因為楊國忠朝野內外人緣很差,很多人都想要他死,他為了保命只能牢牢的抓住唐玄宗,所以他怎么可能參與謀反呢?\"
\"但事已至此,唐玄宗只能耐下性子安撫軍士,拄著拐杖走出驛站,對著將馬嵬坡圍著的將士們說:\"其實我早就想殺他了,謝謝你們,如今楊國忠已死,各位歸隊吧!\"
\"將士們依然不動,唐玄宗此時還沒有意識到這事有多嚴重,等高力士下去一問,士兵們才說道:賊本尚在。\"
\"陳玄禮繼續說:\"楊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侍奉,希望陛下能速決。\"
大唐李隆基:……
\"李隆基一聽這話就知道事情已經不是他能決定的了,轉身逃回了驛站,他不明白他幾年前還是一個盛世天子,如何落到了如今被將士威脅的地步,連護楊玉環也無法做到。\"
\"見皇帝久久不說話,韋見素的兒子見此立刻跪下磕頭,邊說:\"如今眾怒難犯,陛下早做決定為好。\"
\"然而他李隆基仍然自欺欺人般自語道:\"貴妃深居后宮,如何能知道楊國忠謀反?\"
\"身側善解人意的高力士立馬點出:\"將士已經殺了楊國忠,貴妃在陛下身邊侍奉,他們又如何能安寧?將士在,陛下才能安全。\"
\"這話說的太透徹了,那個能從唐隆政變中廝殺出當上皇帝的人,并非是個只知愛情的情圣,而是一個政治家。\"
\"王朝盛世時,他能給楊玉環三千寵愛于一身,如今長安失守,天子出逃,他無法做到愛美人不愛江山,更做不到將自己的生命和政治與楊玉環一起相比。\"
\"也許楊玉環也知道她將要死去,對李隆基訣別道:\"…妾負國恩,死無恨矣。\"
\"這就是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