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攔在司馬光前面的王安石已經退休了,所以司馬光提出了表示他已經修改了差役法,那么他怎么改良的呢?\"
\"首先,他認為熙寧朝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衙前役已經歸為朝廷雇人服役,這一點他也贊同,所以不用改。\"
\"其次,問官戶,寺官戶,女戶收助役錢,這一點也不用改,但是數量要減少,收免疫錢有危害,一定得停止。\"
\"鄉村的上等戶雖然要回恢復,但是百姓可以自己雇人服役,此前朝廷雇傭的人多半是沒有田產的街溜子,很容易拿了錢就跑路,讓百姓自己雇傭本地熟悉的人,這樣也方便管理。\"
\"最后司馬光還說如果地方縣城有什么問題麻煩五天內交給州衙,但朝廷審核他這篇奏疏已經用了十幾天。\"
\"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蔡確,他明知司馬光已經要開始宣戰,也清楚地知道這篇奏疏還是存在問題的,但他又不敢硬剛,于是他拉上韓鎮和章惇想他們做這個出頭鳥。\"
北宋章惇:……
北宋韓鎮:咋我看著很傻嗎?!
大唐噴子魏嫵媚:瞧我!皇帝都敢噴!
大唐李二鳳(微笑臉):…不會說話可以不用說話!
……
\"差點讓蔡確氣死的是,韓鎮為了討好高太后,反而幫著司馬光講話,至于章惇,他不是沒看出蔡確的小心思,所以這一次他選擇了沉默,不過雖然這次閉嘴,但反駁的奏疏已經準備好了。\"
\"這下,蔡確是真正的孤立無援了,沒人幫他講話,既然黨政避無可避,蔡確干脆激化矛盾,他要讓司馬光這錯漏百出的奏疏公布天下,到時候看他怎么收場。\"
\"于是,司馬光的差役法于元佑元年的二月七日,正式公布天下,結果呢自然是引發了\"pong\"爆炸!\"
\"雖然這篇奏疏表面看起來不錯,邏輯都沒什么問題,它的內里都是基于理論,這都是在紙上談兵,坐而論道!\"
\"司馬光到底還是吃了斷網的虧,常年在地窖里寫書,與社會關系脫節,既沒有實事求是的去調查,也沒有與基層縣衙交流的經驗,所以這篇奏疏都只是他的設想而已。\"
\"他不清楚,縣衙地方雖小,但世間百態,存在著緊密繁雜的事務,這是不論如何都做不到在五天之內就能夠及時反饋的。\"
大明某官員:建議不要隨便提建議!
大唐某世家子弟:沒有調查,就不能隨便發言
大漢某士兵:這是不是和那個叫趙括的差不多意思!?
\"莫說司馬光的死對頭了,就連他的追隨者劉摯都覺得離譜。\"
\"還有范純仁和程頤(程朱理學的重要人物)也認為這樣一搞動作太大,容易著急出用人問題,并且以當初變法的王安石為例來勸說司馬光慢慢搞。\"
\"而聽說反饋的司馬光,也如當年的王安石一般,誰的話都聽不進去,怪不得他們倆曾互罵對方執拗。\"
北宋司馬光:……我怎么可能和老王一樣!
退休后正在騎毛驢的王安石:……誰跟他一樣!
\"這時候蘇軾就說,這兩個法雖各有其害,但是差役法到募役法的發展乃是分工更細化的歷史所趨,如果恢復差役法,豈不是歷史倒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