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輕嘆一聲,便又繼續。
“隨后不久,此前幫過蔡確求情的臣子都遭到了罷免,簡單來說連中立派都遭到了打壓,更遑論新黨本黨。”
“經過又一輪的朝堂清洗后,高太后的權位越發穩固,她重用呂大防和劉摯,將熙豐時代的舊臣都驅逐出去。”
“但令人詭異的是,不論是呂大防還是劉摯,都開始決定調和黨爭,也許他們也怕今日的蔡確就是明日的他們。”
“只是誰都沒有想過,朝局的不斷動蕩,也給了敵人乘虛而入的機會。”
“而遠在遼國的女真族會出現一位杰出的領袖。”
“不過女真族與哲宗朝還太過遙遠,讓我們把視線放在熟悉的西北方向—西夏。”
“話說回來,元佑朝在舊黨上位后,便停止了昔日拓邊的事業,自然而然地也影響到了在邊境的將領。”
大明某將士:宋朝武將地位是不是都低的很!
大明某紈绔公子:所以后來被按著打嘛!?
大宋趙匡胤:!!!
……
“曾經有這樣一句話: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延續。但是沒有一個統治者會去這樣說,他們往往都會將[大義]掛在嘴邊,所謂師出有名。”
“但有時候也容易給自己人造成誤解,例如元佑朝的一部分大臣為了終止神宗時期的戰爭,以侵略他國乃是不義之戰為由頭來打壓主戰派。”
“所以才會要求把好不容易打來的領土還給別人,在他們的設想之中,只要宋朝給出的善意足夠多,就一定會感化西夏,而兩國一定會和平。”
大漢劉豬豬:我的天,朕可算是開眼了!這后面的人怎么這么蠢!”
始皇祖龍:朕只知道若是國家不強硬,那么受苦的依然是百姓!
大唐李二鳳:……這真的是臣子提出來的???
大宋趙匡胤:媽的又是被迫丟臉的一天!
……
“如果我是干土匪的,或者是與宋朝對立的國家,真的很難不開心,這不是冤大頭嘛!人傻錢有多,不欺負你欺負誰!”
“事實也是如此,元佑大臣這么搞,不但西夏不領情,連被打服的青唐吐蕃也是以為宋朝衰弱,并發起了進攻。”
“等到被打,元佑大臣才將國策定位主戰,而曾經神宗時期的三位邊將:王韶,李憲和種諤,但其中兩人已經過世,活著的李憲由于是神宗的心腹而遭到了言官的彈劾與清算。”
”那么誰又能繼續擔任守衛邊疆的重任呢?”
“就在這時,一位常年追隨李憲的將軍挺身而出,在張載之徒游師雄的支持下,挫敗了青唐與西夏的攻勢,并且為后來的哲總朝反攻打下了基礎。”
“而這位將軍就是種湂之弟,種誼。”
大明某將士:宋朝,從來不缺優秀的將領。
大明某世家子弟:只是可惜,許多的將軍結局都不太好。
大唐某紈绔:唉不止是宋朝,歷史上有好多可惜的將軍!
……
“種家,一直是比較神奇的存在,旗下有著以軍功立身的種家將,但確是實打實的文人。”
“向來都知道宋朝的國策是重文抑武,因此隱士種放得到了朝廷的禮遇,他的侄子種世衡年輕時,也是從文官入手,只是進士屢次不中,才轉職位做起了武官。”
“從此命運的齒輪還是轉動,種世衡一不小心成了種家將的領頭人,他的三個兒子在他死后雖然抱有一顆文人的心但依然順著命運做起了武官,并且十分出色。”
“只是種家人從未想過,他們這些人都考不中進士,幾乎要成了執念了,但是他們的考運竟然全都落在了種世衡的小兒子種誼身上,終于考上了進士。”
“也不知老種知道后,會不會很激動呢!”
大唐某風流才子:有時候考試運氣也很重要啊!!!
大明某將士:那他后面咋又去當將軍了?!
大宋某大力農女:說明他們家是祖傳的武將命!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