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已經沒有高太后來保護蘇轍了,所以宋哲宗寥寥數筆,蘇轍也就開啟了他的貶官之旅。”
“而哲宗也終于解決了堅持高太后意志的呂大防和蘇轍,接下來他把眼光放在李清和鄧若甫上,這二位溫和有余,在新黨中不夠威望,只能做新舊黨的過渡。”
“更何況,他所期盼的紹述要像他父親一樣,拓邊西北,開戰西夏,所以他不得不去尋找更有威望的人。”
大明某將士:是不是章惇要回來了!
大唐某官員:聽上去蠻有抱負的一個人
大漢某從軍少年:或許也是因為他的父親吧!耳儒目覽之下。
……
“一個月,宋哲宗強行將元佑九年改為紹述元年。”
“或許他真的難以忍受元佑時代了,那時候給予他的永遠是不那么友好的回憶,他要開辟出獨屬于他自己的時代。”
“于是這一年的四月二十一日,有一人總算回到了開封,得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成為當朝宰相。”
“這個人就是年方六十的四朝元老,同時也是新黨元勛——章惇。”
“除他以外,還有另外二人——曾布和蔡卞,而這三人最終成為了紹圣元符時期,最為重要的新黨三大佬。”
章惇:我章喵又回來啦!
曾布\/蔡卞:還有我!
“在后來有許多人都認為宋哲宗時期的紹圣紹述是宋代自王安石之后變法的第三階段。”
“這一時期的宋朝不光彌補了神宗時期元豐改制后留下的制度隱患,更是在對西北戰爭后,創造了宋代中后期最為輝煌的成績。”
“而幫助哲宗創下這等輝煌成績的人,還得是他所任用的大臣中的章惇。”
“章惇雖然并非是王安石荊公新學的門下弟子,但他卻是少數能和王安石相提并論之人。”
林可說到這里,停頓了片刻又繼續說道:“并且,章大人并沒有做出背刺老王的事,與其他人相比就顯得比較難能可貴了,他對于變法的理解,相較于神宗元豐改制,他更傾向于王安石的熙寧時期。”
大明某世家子弟:這里是不是提名一下曾布和呂惠卿!
曾布\/呂惠卿:你禮貌嘛!
“而且他積極的拓邊的態度也促成了后面宋哲宗的軍事成就。”
北宋王安石:不錯不錯!
樂觀達人蘇東坡:哎呦那時候我還有我弟,跟他一起考的試!
北宋神宗趙頊:哎呦我的娃,厲害了!
北宋哲宗趙煦:被爹爹夸,怪不好意思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