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篇《呂惠卿貶官誥詞》也在舊黨中有著重要的影響。”
大明某學霸學子:罵的真狠!不愧是你,蘇大文豪!
大漢某小將軍:哈哈呂公著大概心更累了!
北宋呂公著:……
“不過這時候的章喵也愛莫能助,他已經遭到了外放,而彈劾他的還是昔日好友的弟弟蘇轍。”
“那么這兩人究竟是為何走到如今這一步的?”
“蘇軾的家鄉蜀中,曾經神宗大刀闊斧連番開戰,為了籌備資金,便磨刀霍霍向百姓,以榷茶制度壓榨蜀中百姓,致使百姓怨聲載道。”
“知道這情況的蘇軾,怎么可能會去支持拓邊,這就與章惇的想法背道而馳,后來更是連罵沈起,章惇等拓邊代表人物。”
“這兩人維持了二十多年的情誼就這么斷了,要知道當身陷烏臺詩案的蘇軾曾經還寫信說只有章惇和字由給他送信和藥物,而如今卻是分道揚鑣,著實是可惜。”
大明某世家子弟:哎好朋友就這樣走遠了!
大唐某官員:入朝為官,半點不由人!
大宋某愛玩富二代:立場不同…
“其實宋神宗想要改革變化也沒有問題,只是后來元佑更化朝廷舊黨似乎是對人不對事,這時候還在內斗,黨同伐異。”
“他們不會知道在1100年哲總宗去世二十七年后北宋就滅亡了。”
大宋趙匡胤(氣吐血):!!!靠……?%
樂觀達人蘇東坡:這怎么可能呢!?
北宋司馬光:……
北宋王安石:宋朝怎會如此!!!
……
林可說到這里嘆了口氣,緩緩開口:“否則怎會有北宋南宋之稱呢?這與宋朝的國策也有關系。”
”眾所周知宋朝的國策是重文抑武,這一方針造就了宋朝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但隨之而來的便是軍隊能力弱,冗官問題造成財政浪費等等。”
“不過這不是這次主題,所以略微帶過下。”
大宋趙匡胤:別啊!
北宋司馬光:再給老夫講講!
“另一方面,蘇軾曾經寫下大罵呂惠卿的這篇文章終于惹了禍,畢竟連帶罵了神宗和王安石,所以也不能想象十分仰慕他爹爹哲宗和蔡卞到底會怎么對蘇軾吧!”
“沒錯,蘇軾去嶺南吃荔枝了!其實單單拎出蘇軾來說,他只是嘴毒不饒人,但是從未迫害過其他新黨,不像劉摯,搞起事來不把你弄流放就收不住!”
“這也多虧了蘇軾,蘇轍這兩兄弟八字夠硬,去了嶺南和海南等地還好好的活著,誰能想到反而是照顧他們的人先掉了鏈子。”
“說回來,弄走蘇軾蘇轍這兩兄弟后,章惇等人也都控制住了臺諫。”
“于是在紹圣元年四月,蔡卞開始為他的岳父王安石報仇了,他以《神宗實錄》的編修問題開始向舊黨開火!”
“他想以重修神宗實錄來為新政翻案,并且搞一下那時候說老王壞話的人!”
“通俗點來說,這次他就是為了老王搞舊黨,誰讓他們為了否定新法直接帶頭抹黑王安石,這一點曾布也提出了同意的奏書:請求朝廷以王安石所寫的《日錄》作為新版《神宗實錄》的編寫參考。”
“涉及到哲宗他爹爹的事情,這哲宗不得馬上同意啊!”
大明某逆子他爹:論一個好大兒怎么孝順爹!
大明某逆子:……
北宋神宗趙頊:感動g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