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老大的這番話成功地讓康熙意識到了老二有危險,同時也對這個兒子保持了警惕。”
“不過怎么說呢,康熙自己也是個缺乏不安的人,十歲前父母就去世了,才八歲就得面對朝堂上面的斗爭,所以他的這種不安一直伴隨著他長大。”
“而當他感受到了危險的時候,身體會提前做出好決策,而且會隨時防范。所以當他得知老大想下手殺老二的時候,就把老四給叫來了,叫他和老大一起看守老二。”
“不過也得虧老四來了,否則按老大現在的這股瘋勁說不定老二都要無了,他不光裁撤了老二身邊的仆人,還切斷了他申冤的渠道,并且還散布小道消息攻訐胤礽。”
“可以說如果沒老四,這老二確實可能會求救無門。”
大宋某紈绔:好家伙,原來他這么討厭這個嫡長子!
大唐李二鳳:他是不是沒看出來老四是來看著他的,怎么也不收斂一下!?
……
“另一邊,康熙也知道了張明德的事,在這件事上老八頂多算個知情不報,但是老大意圖謀害儲君,這是板上釘釘的。”
“所以康熙對這個長子是越來越不滿了,就在這個時候老三又來蹭熱鬧爆瓜說老大通過蒙古啦嘛那些人來魘鎮老二。”
“于是老大喜提永久監禁權,并且摘除了他的爵位,但是康熙對他的警惕還沒有放下,甚至四十八年塞外出行的時候,擔心老大起兵造反,而那些弟弟沒辦法抵抗,于是派了當時十幾位王公領兵監管著老大。”
“我真想說,雖然家長都是覺得自己家孩子好,但是那些個阿哥確實不是什么省油的燈!”
講到這里,林可嘆了口氣,又繼續道:”可胤禔終究不似胤礽那般,即使被廢康熙仍將他當做自己的好孩子,在他的晚年時期,對這個曾經寄予厚望的長子可以說是厭惡至極。”
“他曾經這樣評價自己的長子:皇長子為人下賤無恥,不堪之處大臣侍衛無不知曉……心實惡之。”
“不管咋說吧,康熙確實有點毒舌在身上的,老大胤禔隨后也開始他二十六年的圈禁生涯。”
大唐某世家子弟:如果說老大這樣的性格,和康熙自己的教育方式其實分不開!
大宋某大儒:若非他縱容,又怎會生出這樣的野心,這樣的嫉恨之心?
大明某種田小能手:感覺老大比起皇位,還是更要恨老二一點。
……
大清康熙時期
聽到這里,胤禔也知道了皇父對他的評價,他以為他讓皇父失望了,可唯獨沒有想過皇父會如此厭惡于他!
罷了罷了,如今的他又能如何呢?
不過是困在這小小的一方天地之中。
若是有下輩子,他真希望自己是尋常百姓中的孩子,可兄友弟恭,究竟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