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某寒門子弟:這皇帝不錯!
大漢某農家少年:寵弟狂魔!反正那些大臣魚肉的都是百姓!
大唐某吃瓜少女:干實事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
“一國財政如果出現了問題,那么它產生的影響都是連鎖反應,所以雍正追繳虧空也是必須要做的事,但其實很多官員最容易薅錢的地方還是來源于百姓。”
“這么一個淺顯的道理,雍正自然也明白,所以他一早就下過命令說:不要從百姓身上搞錢來掩飾你們的虧空。”
“而地方財政出現的虧空不外乎是官員自己貪污挪用,或上司威脅這些原因。“
“但說實話官員貪污受賄,這種事情歷朝歷代都有,它是止不住的,而且這里面處理的門道都有很多,很常見的就是一個人查了出來,就會有人站出來求情。”
“一般給的理由也都是,這人呢勞苦功高,能力不錯,只不過是貪了點銀子,皇上不如將他革職留任,戴罪立功將錢還了。”
“這操作不是沒有人干過,但是他碰上的是雍正,他主意多大啊!搞了這么多事不就想嚴查虧空嗎?怎么可能會同意!”
大清和珅:你報我名得了!
大明朱八八:換咱,直接砍死便是,還舞到咱面前提這種要求!
征北大將軍judy:爹!沒人敢跟您提這種要求!
大明太子朱標:……
“這要換成老朱元章皮都給你扒了,還留任,不過換了雍正,他也是勇敢地說不。”
”因為很明確的一點是:他既然能做成貪官,想必魚肉百姓已經是個慣犯,長此以往,必會牽連百姓,所以這種建議下次拎拎清,不要再提了!”
“這時候就知道什么叫官官相護!當雍正抓了一批人進去后,又有人站出來求情,并且還隨身帶著不知道從哪里搞來的百姓請愿書。”
“有人就拿著這些說:皇上啊,這人為官還是很不錯的,這不百姓知道了,紛紛愿意集體出錢彌補虧空,臣手中還有百姓的請愿書,希望皇上能多多考慮!”
百姓:我們不是!我們沒有!
“最后反正雍正不允許百姓代繳虧空,還去當地調查是不是有人強按著百姓簽這個字。”
“不管咋說,雍正能深入基層去調查,還是很厲害的,但有時候就是不怕流氓膽子大,就怕流氓有文化!”
“雍正展露的這一手也讓不少官員直接擺爛,一副我就是沒錢,你能拿我咋整,大不了就是一死嘛!”
大唐李二鳳:這群人是真不冤枉!還搞了個什么請愿書!?
大明某種田老漢:反正俺們不想給貪官捐錢保他!
大宋某紈绔世子:誒要是多抄幾個貪官,國庫不就有錢了?!
所有皇帝:!!!
所有瑟瑟發抖的貪官:……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