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林可倒是很納悶,康熙會了解自然科學之類的文化,自然也就不相信所謂的祥瑞,甚至還朱批回復過:天氣好糧食收成多才是真祥瑞!
而乾隆同樣也不迷信,還寫下過:佛本無生豈有轉世。
怎么輪到雍正這就不大一樣了?
……
林可沒糾結太多時間,要說迷信其實現在很多人都在上班和上進之間選擇了上香!這也沒什么好值得詬病的!
“舉個祥瑞的例子,田文鏡在推行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的時候得罪了地主士紳,隨后也遭到了許多官員的彈劾。”
“論理來說,這田文鏡用人方面確實有違背法律的地方,可最后雍正在處理這件事的時候仍選擇繼續支持田文鏡。”
群臣:陛下偏心眼!
“這件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誰對誰錯,所以老四也遭受了許多的非議,但次年,田文鏡卻拿出了祥瑞。”
“根據《上諭內閣》中記載:河南所產的稻谷,一株主莖上長了十五根稻穗。”
“雍正一聽,這不就是大豐收的跡象嘛!立馬就夸田文鏡說:一定是上天被田文鏡的勤勉感動了,所以才降下祥瑞,由此可見,朕支持田文鏡這個決定那是相當正確!
“還有個例子,在雍正六年九月的時候,《曾靜案》爆發了,民間多了許多的謠言,但在三個月后,云貴總督鄂爾泰聯合云南全省官員上報祥瑞。”
“說是在云南出現了五色卿云,光彩捧日,這不就是《孝經緯》中所說的天子孝則慶云現嗎?”
“這不就正好說明了皇上你是天下至孝之人,所以上天才會降下這個祥瑞!”
“于是乎,雍正又大手一揮好好地宣傳了一番。”
北宋趙恒:表示學到了!
大宋趙匡胤:???
大漢某釣魚老頭:這祥瑞咋感覺怪怪的!?
大宋某世家子弟:所以說是人為的嘛!
大明某讀書郎:祥瑞的本質,或許是在造假!?
……
“就以上這兩個例子,我們也應該明白雍正搞出這樣的祥瑞或許也只是為了更好的統治,這君臣之間也許早就已經串好供,就等開演了!”
“而到了雍正八年的時候,北京城發生了地震,在當時來看這樣的災禍與君主是掛上鉤的,之后沒過多久老十三因病去世了,老四就覺得他因為沒有做好,所以才會降下這樣的懲罰。”
“他的十三弟也曾在兩月前說過希望將他余下的性命都給四哥。”
“雍正就固執地認為老十三替他擋了災禍,尤其是老四在胤祥頭七的時候見到西邊天上有虎形白云,而胤祥又屬虎,所以他就認為老十三的魂魄回來看他了。”
“不論雍正是迷信還是制造祥瑞,或許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迷信不迷信的問題,而是他愿不愿意相信。
大明某世家子弟:這兄弟倆好,就是可惜這兩都早死哎!
大宋某紈绔子弟:誰都有無比思念的人啊!盡管他已經不在這世上了!
大唐某種田小能手:也不是他一個制造什么祥瑞!那多得是了!
……
“如果說雍正的迷信和人造祥瑞都還不是太嚴重的問題的話,那么他的軍事和外交方面就比較讓人詬病了。”
“舉個栗子,當時的安南在明末清初,清政府無暇顧及的時候,趁機侵占了云南八十里土地。”
“緊接著,他又瞄準機會,在康熙朝三藩之亂時侵占云南四十里土地。”
“好家伙,這是逮著一只羊薅了!?而當時云南的官員因為怕被問責所以一直瞞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