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康熙:……
大清雍正:……
大清乾小四:這樣多好看!
大宋某世家子弟:風格嘛!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唄!
……
“而雍正另外的一個愛好便是養寵物,說到寵物古往今來也有不少的人物擁有自己的愛寵,有句話說是寵物的待遇比人都要好,這話是一點都不摻假的!”
“我舉幾個例子,春秋時期有個人叫做衛懿公的,他有個特別的愛好,那就是喜歡養鶴,而且他的這種喜歡不是一般的喜歡,是到了癡迷的程度。”
“衛懿公此人不止給鶴建造豪華的籠子,給他制作精細的飼料,還給它請了不少的名醫,另外平時還得有宮女替鶴梳理羽毛。”
“甚至在后來將士的戰馬、戰車都被鶴給坐了,把練兵的場地當做鶴場,軍需糧當做鶴飼料。”
“長此以往,一國之君做到這樣的地步,就算國力再怎么強盛也不可能支撐他這么敗家,所以他的這種做法讓群臣義憤填膺,百姓怨聲載道,所以有個詞叫做好鶴失國。”
“而宋朝時文人都特別喜歡貓咪,詩人陸游就曾經為貓起名還寫過詩。據說宋時若是想要養朋友、鄰居家的貓,你就得準備聘禮上門。”
“而這聘禮大多數一包紅糖、一袋鹽或者是一尾魚,最后用柳條穿著。”
大明某將士:他沒事吧!?
大漢劉豬豬:這事倒是聽過!想想都太離譜了!
大宋某世家子弟:小貓咪都可愛呀!
……
“不過老四養狗雖然不會太過離譜,但也不是太差那種,比如說在吃的方面,據張廷玉的《澄懷園語》記載,雍正自己吃飯吃,不論是大米飯還是大餅子,就算一些米粒餅屑都不肯浪費。”
“但是雍正養狗的時候,除了內務府準備的十兩羊腸以外,還給它喂牛肉吃,這里的牛肉可能是蒙古那邊進貢的草原牛肉,而不是民間耕牛。”
“不過雍正所養的狗是細狗,大概率是不大可能喂胖的吧!”
“雍正還給他的狗起名,一個叫百福,一個叫造化,不知如此,在雍正五年的時候,他就下旨讓內務府給造化狗做紡絲軟里虎套頭一件(內務府造辦處活計檔)。”
“另外那只叫百福的狗也有一件絲軟里麒麟套頭一件,甚至雍正還將老虎、豹子等動物的皮扒了下來做成狗衣。”
大宋某紈绔子弟:真·虎落平陽被犬欺!
“還有住的方面,在內務府的檔案處還有老四給狗設計了不少狗籠子,狗床單、狗被褥的記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都不能這么精細,不過雍正是真的對他的寵愛很上心了。”
大明某種田老漢:額滴乖乖!這些個東西!俺連個狗都不如啊!
大唐某農家子弟:作為上位者,有錢有權,干啥不行!
大宋某紈绔子弟:他對自己倒是沒這么精細!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