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孩子大了,叛逆期到了,相比起枯燥的儒家經典,照照他更喜歡玩樂,所以這時候以劉謹為首的宦官很得他的寵愛。”
“從皇帝角度出發,朱厚照重用宦官或是為了對抗文官集團,這無可厚非。”
“比如說皇莊之爭,明朝有個規定,百姓、地主收上來的稅要進國庫,皇帝不能任意采用,而這皇莊里拿到的錢就不用這么麻煩!”
“但這皇帝的私房錢文官們就覺得是踩在百姓的身上而來的,所以當朱厚照繼位時,就想勸他趁著年輕好好學習,不要與民爭利,直接廢除黃莊,將這些地分給那些無地的百姓不是更好?”
林可眼底透露出一絲嘲諷,又繼續說道:“這群人真的是為百姓發聲而沒有絲毫私心嗎?”
“我告訴你們萬歷年間,張居正改革統計全國土地時,全國總計的數字由弘治時期的432萬頃增加到了701萬頃。”
”而清丈之后,全國實際上擁有的墾地為503.4萬頃,這比弘治十五年時的422.8萬頃稅田要多出了80.6萬頃!”
“這80萬頃就是地主豪紳隱瞞不報的!就算廢除了這皇莊的土地,最后就真的會給到那些無地的農民嗎?”
“要知道明朝末年,這些官員對著皇帝一口一個沒錢,結果被李自成搜出來七千萬兩,實際上的數字可能更多!”
“這大臣的地還真說不好比皇上少!!”
大明朱八八:……
征北大將軍judy:這他娘的…%?…
大明太祖時期
朱元璋聽到林可的話沈默不語,眼神中透露著迷茫。
真是他自己下的祖制才導致后來的大明難以為繼!?
突然間,朱元璋額角青筋暴起,雙手緊緊攥拳,重重地拍了下桌子。
整個房間都回蕩著他的怒吼聲:這群文官,竟敢如此膽大妄為!簡直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
“另一邊明孝宗留下來的托孤重臣劉健,知道了朱厚照的態度,所以他以四次辭職的方式來逼迫朱厚照同意。”
“同時另外兩名托孤大臣謝遷、李東陽也是如此,僵持之朱厚照也只能勉強做些表面功夫。”
“其實這皇莊廢了,除了官員士紳錢包又鼓了,皇帝和百姓都沒什么好處,一個沒了小金庫,一個還是貧窮沒地!”
”而明朝大臣所要求皇帝遵循祖制,這里的祖制就是朱元璋曾說:他的子孫后代,不要自作聰,去擾亂已成之法,一個字都不能改!”
“可朱元璋那時期不是貪六十兩就要受到懲罰,這文官怎么不按照祖制呢?!還是說他們只不過想要一個聽話的皇帝!?”
正德時期大臣:聽話就行,別給我們找不自在!
大明朱八八:……就盯著咱老朱家子孫搞是吧!
大漢劉豬豬:這群官員是不是就想讓皇帝當成提線木偶!!!
始皇祖龍:…想要聽話的皇帝,屆時朝代離亡也不遠了!
……
“所以照照也說:天下事豈皆內官所壞,朝臣壞事者十常六七。”(出自明通鑒)
大唐某紈绔子弟:這話沒毛病!
“此事過后,群臣見有效果,所以想趁機干掉宦官集團,于是公元1505年十月,戶部尚書韓文打頭陣,用強硬的態度上書請殺以劉瑾為首的八虎等等。”
“隨后,劉健先來和朱厚照哭訴,苦那時候先帝托孤,結果現在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他還有什么臉面去見先帝巴拉巴拉。”
劉健前腳哭完走了,后腳劉瑾就跑來抱著朱厚照的大腿哭訴宮里的司禮監也胳膊肘朝著文官拐。”
“就是站皇帝角想,這群文臣若動不動就拿辭職要死要活的逼迫他,那么他這個皇帝還干什么,也辭職算了!”
“所以朱厚照后來不僅批了這些大臣的辭職申請,還將劉瑾等宦官放在重要之位之上,并且默許了劉瑾懲治起頭的臣子。”
“于是除了沒站隊的李東陽,帶頭搞節奏的大臣是盡數離職,宮內的司禮監也被大換血。”
大宋某世家子弟:如果這群太監給除了,那么這個皇帝很有可能被架空。
崇禎:這操作怎么這么眼熟!?
大唐某種田小能手:皇帝要是架空了,豈不是什么都是這群人做主!
大明某種田老漢:…那俺們這些農民豈不是更沒難過!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