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朝中的人聽得很緊張,盡管已經知曉誰才是最后的贏家。
但并不意味著他們不明白這中間過程的艱難。
林可說到這,似乎覺得很沉重,深深地嘆了口氣,于是她又道:“隨后劉秀又組建了勇士三千人,繞到了敵軍的側后,偷渡昆水,對王邑發起了猛烈的攻勢。”
“劉秀此前用宛城兵到的消息,唬到了新軍士兵,但王邑實際上并沒有把這個消息當做真的,為了防止各營出現混亂,所以他下令各營都不得擅自出兵。”
“老實說這道命令并沒有什么問題,我們只是站在另外一個視角,并且得知岑彭已經開城投降。“
”但當時的王邑并不知道未來會是怎樣的,所以有這樣的行為也是正常的,只不過這兩人都沒有想到宛城真的被攻破了!也沒有想過這道命令最后會拖新軍。”
“其實說到底拖死王邑和這十萬人的,還是他從頭至尾自視甚高又輕敵。”
大宋某世家子弟:所以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嘛!?
大明某官員:歷史證明,王邑的這道命令真的很不行!!
大唐某紈绔:不作就不會死!說得就是這樣的人,本來不會那么慘偏偏要秀!
大秦某官吏:沒有他這么干,劉秀他們還不會贏這么快咧!
……
“隨后王邑率萬人迎敵,他沒有分批調派兵力來消耗劉秀的攻勢,而是帶著主要部隊來找劉秀單挑。”
“但是沒想到陷入困境的卻是帶著萬人的王邑,他也不看看前面硬攻了一個多月,后又被劉秀干擾士氣,結果現在又要和這三千人對打!”
“而王邑因為此前下過不準任何人擅自出兵,以至于他陷入困境時都沒有人出來援助他,這怕是史上頭一回那九萬人站在旁邊看著自己家一萬人被劉秀團隊殺地屁滾尿流!”
“在混戰中,劉秀干掉了王尋,王邑先逃為敬,新軍四散潰逃,另外再加上昆陽守軍也來狂揍新軍!”
“最后一擊則是由老天開啟,一時間風云巨變,又是打雷刮大風,又是下大雨,史書上是說:溺死者以萬數,水為不流。”
“最終王邑、嚴尤等人僅帶少量親衛死命抵抗才出了昆陽,這十萬兵力的物資、武器都被漢軍收繳,據說是連搬了一個月都沒有搬完,新莽政權也走到頭了。”
“這里我想問一句,老劉家真不會天氣召喚術!?”
大漢劉豬豬(叉腰):…沒有!全靠我們自個厲害!哈哈哈哈哈!
大漢所有皇帝:!!!
大宋某世家子弟:萬萬沒想到王邑操作這么蠢!
大明某種田小能手:他估計以為三千對一萬夠夠的了!
大唐某風流才子:是真沒想到十萬人結果一大堆在旁邊觀看自己家被人狂揍笑死!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的笑聲響徹整個殿內,他娘的憋屈了好久,終于迎來了這一刻!
從王莽那就看不服氣了,導致他看哪個姓王的都不順眼!
這下劉秀也能興復漢室,足足四百多年,哪朝哪代能比得上我漢朝!
……
“話說回來昆陽大勝后,消息傳至長安是震驚朝野,新莽政權也終于土崩瓦解,內部就開始陷入叛亂,據說那個劉歆就是這時候謀反的,盡管沒成功。”
“當時各地有豪族,地方官員不是自立為王,就是抱著更始皇帝,整個中華大地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起義勢力,儼然是一片散沙。“
”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每當這時候總會出現一個人帶著統一的任務,比如說秦末的沛縣劉邦,隋朝末年的李世民,元末的朱元璋等等。”
大漢劉豬豬:高祖厲害!
大秦扶蘇:!!!
大唐李淵:李世民他老爹呢!?
大明朱八八:就是咱老朱啊哈哈哈哈!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