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到宋子縣的時候,耿弇一行人聽說了邯鄲政權的事,這聽起來貌似是河北這邊的皇帝比較正統,但耿弇卻認為邯鄲政權不是太靠譜。”
“但隨行的上谷郡吏孫倉、衛包這倆二貨卻是持另外一種態度,舍遠求近地去選擇了新成立的邯鄲政權。”
“有時候就是見識和格局才導致選擇的不同,這耿弇他有別人沒有的東西——上谷突騎,他是相當自信地,并且也有實力。”
“所以在劉秀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耿弇仍然愿意北上去見一見這位英雄好漢,并且在這時候選擇跟著劉秀混,要知道錦繡添花容易,雪花送炭卻難得。”
大唐高官之女:沒啥關系就敢下注,這人也太膽了!
大宋某詩人:不僅送人還送兵力是吧!劉秀運氣挺好的!
大明某將士:眼光好厲害!這就是英雄間的惺惺相惜嗎?
林可說到這突然意識到,只有到了現在,才知道這些押對寶的人有多厲害。
因為在沒有上帝視角的情況下,被選擇的人在大多數時候其實并沒有鋒芒畢露。
所以,不是什么人都能夠去掙那份從龍之功的。
……
沒多久,直播里又再響起林可的聲音。
“而且這劉秀的位置算是比較尷尬了,名義上是大司馬,但人家這里又搞了個一個政權,然后這耿弇呢又不清楚他的具體實力,頂多就是從昆陽之戰中聽說劉秀。”
“看來少年英雄膽子就是大,連老爹都沒告訴,就貿然地選擇劉秀,也許當時很多人都覺得這人是腦子瓦特了,但事實證明他中大獎啦!”
“隨后耿弇又表示可以回家去找他爹,然后漁陽太守又跟您是同鄉,我們可以發動這兩郡人馬去攻打邯鄲!”
“在這兩人分開以后,劉秀又繼續北上,去看看幽州有沒有耿弇這樣的小兄弟,于是到了廣陽郡的薊城,當時也是幽州的第一大城。”
大宋某學者:年輕氣盛,不過也理解,背后有這上谷鐵騎呢!
大唐某紈绔子弟:哦!怪不得腰板硬呢!
大明某種田小能手:感覺昆陽之戰后,多了許多仰慕劉秀的小弟!
……
“一到地方,劉秀就派了他的心腹王霸去征兵,然而和劉秀幾乎同時達到的還有王朗派出招降文書。”
“如果說更始政權和邯鄲政權在哪里會看出比較明顯的差別,那還得看還河北人民。”
“譬如說這王霸招兵,人倒是來了不少,但幾乎都是在嘲笑他,哎喲這不是玄漢政權的人嘛,怎么跑到我們這來招兵啦,莫不是你們那沒人了!?瞧瞧你們那皇帝,有我們這里地道嘛!”
“王霸哪是這群人的對手啊,直接給罵跑路了,不過我原來還以為這人名字這么霸氣,說不定會引起什么互毆事件,結果就這么收場了!?”
大漢劉豬豬:……
大宋某吃瓜群眾:有點好笑哈哈哈哈!那叫一個地地道道!
大漢某士大夫:很顯然,這邊更認王朗這個皇帝!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