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賈復這個人責任心還挺強的,新朝末年時,他和同僚被派到河東地區運鹽,但天下大亂,所有人都棄鹽逃跑,唯有他把鹽運回到縣里。”
“在綠林軍起義后,他又率眾數百人在羽山起義,自稱為將軍,但這數百人并不是普通百姓或者說是流民,而是自個的宗族。”
”和其他起義軍勢力不同的是,這是賈復他們家族在亂世中做出的自保行為,直至王莽被推翻,玄漢政權定都長安后,賈復才去追隨漢中王劉嘉。”
“沒多久,賈復就勸劉嘉出來單干吧,跟著更始政權能干啥,沒瞧見劉佳兄弟被卸磨殺驢嘛,一群男人勾心斗角地!這肯定不長久!”
大宋某種田小能手:按照套路,這人應該沒聽他的,否則也不會去投奔劉秀了!
大明某吃瓜群眾:一般沒聽勸的都不成大事!要不說大唐魏征和太宗李世民能成一段君臣佳話呢!
大唐李二鳳:……
“這番話讓劉嘉意識到這人是有著野心的,但他就不是那樣人,于是就把他推薦給了劉秀,賈復也就到了河北。“
劉嘉:兄弟,免費給你推薦個人!
劉秀:還有這種好事!?
”不過他一看見劉秀這,好家伙和老鼠見到了大米一樣,興奮得不行,這才是他該呆的地方啊!”
”劉秀對他也不錯,一上來就封他為破虜將軍,甚至還將自己的馬賞賜于他,這就導致了其他人的不服,要求讓他從小做起,但劉秀卻說他有退敵千里的能力。\"
“自此之后,賈復還真不枉劉秀這么破格提拔他,成為了秀哥麾下的一員猛將,每次出戰必身先士卒,并且成就也很高。”
大明某吃瓜群眾:云臺二十八將排第三就知道是什么水準了!
大漢某種田小能手:還以為這最多個干文職的,沒想到是將軍!
大漢武帝時期
聽到這里,劉徹都有點酸了,怎么這劉秀到處都有人來幫他!
云臺二十八將,聽上去就都是能人!
哼!他這也不差!有仲卿和去病,能橫掃千軍萬馬!
……
回到直播間。
“另一方面,我們再說前面被迫走散的耿弇,他跑去了另外一條路,而他的老家上谷以及漁陽,或者整個北境,其實并不缺少支持劉秀的人。”
“譬如說上谷的寇詢、漁陽的吳漢,這兩人也在云臺二十八將里頭,分別排第五個第二。”
“我們先來介紹下這二位,首先寇詢,時任上谷功曹,深受耿況也就是耿弇他老爹的器重,在更始政權確立的時候,劉玄派遣使者到上谷以先降者復爵位為借口,收了耿況的太守印而不還。”
“這位功曹寇詢就直接率兵到使者那請求歸還,結果使者還沒注意到誰是老大呢,還就是不還,于是寇詢也不把他當個官了,直接就以他的名義去召見耿況,把那印還給了他。”
寇詢:老子給他一個不能拒絕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