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某世家子弟:子不語怪語亂神吶!
大清某官員:看上去確實挺巧的哈!
……
林可看見了底下的評論,她也比較贊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譬如說怎么就太子正當繼位會這么的難!
她曾經還聽說一個很離譜的話,因為朱元璋原名叫做朱重八,所以明朝有十六位皇帝。
也不知道朱元璋曉得后,會不會痛心疾首地懊悔,他老爹沒有給他取個像朱重百、朱重千這樣的名字!
林可想到這有些憋不住,差點笑出聲,隨后她又正色道:“劉秀和隗囂之間的戰爭,自來歙逃回去就已經徹底撕破臉了,于是劉秀派出祭遵作為先鋒,向隴抵進攻。”
“而隗囂方派出的則是王元,祭遵大敗王元,并擊退他們,使得作戰陣線轉移到了隴山腳下。“
”就在這個時候耿弇率著大軍也趕到了這里,只不過王元這邊也有西涼突騎,這幽州鐵騎也不好對付。“
“兩軍交戰,打得不可開交,沒想到耿弇這邊率先顯露了頹勢,于是東退,王元急追,所幸耿弇那邊的殿后精兵拼死抵抗,漢軍才得以退出戰場。”
大明某種田少年:沒想到王元這邊是有點東西的!還能擊敗耿弇。
大唐某將士:一個幽州騎兵,一個西北邊軍,兩邊都能打。
大宋某官員:倒是讓我想起了香積寺之戰!不過是東漢版!
……
“從陣容來看,那幾位大將軍都是出自云臺二十八將,能力上是完全沒什么問題的,只不過人家王元這邊的部隊又大多是隴西本地的,對他的地形更為熟悉。”
“而且從長安走到隴西這里,耗費體力不說,從整個地形來看山野溝壑,外加上什么氣候變化,就算勇猛如耿弇他們也在這里被王元追著打!”
“劉秀得知這邊的消息后,猶豫再三還是怕隗囂東進攻打關中,那么長安就危險了,所以劉秀把部隊都叫回長安,先保關中再說,就連吳漢部隊也被西調守衛長安。”
“而進入關中的幾條要道上也都安排了將軍鎮守,譬如耿弇、馮異等等,畢竟這里若是被攻破,那么后面就不好打了。”
“隨后不久,隗囂派出王元西巡東進,走到馮異要去鎮守的栒邑的時候,被馮異提前獲知了消息,當時還有人勸他先想想辦法再說……”
“但馮異還是趕在王元前面提前進了城,而王元那群人還以為沒到呢,當城門大開的時候見到馮異從中率軍竄出來,嚇了個半死,很快潰不成軍。“
”另一邊的祭遵等人也都順利擊敗了王元的部隊,所以說一到別人地盤就容易打不贏!”
大漢某士大夫:攻守之勢異也!
大明某將士:馮異好牛逼啊!而且一路跑得好快!
大唐某紈绔少年:說起來王元的部隊還是在隴山上有優勢,到這些平原的地方就被人追著打了!
大清某種田小能手:如果隗囂老實待著,當小弟,也許局面還沒有這么差!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