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所有人都對馬援的行為感到不解的時候,馬援用這些生米描繪出了隴山地形,甚至于隗囂的行軍路線也看的一清二楚。“
”于是馬援激動大喊:不用回,我們接著打,隗囂頹勢已顯!等到了這個時候劉秀等人才明白馬援的用意。”
大宋某紈绔少年:劉秀這人是有的運氣的,看上去有點困難,但實際上還是會有人出來解決的!
大漢劉豬豬:…還真是啊!!?
大明某種田老漢:…這么多的米,俺們要是有,真不知道吃多久呢!
大唐某官員:沙盤推演!
……
“隨后劉秀按照馬援的計劃,先到達了高平第一城,而這時候又有人來助力咱秀哥了。“
”當時涼州的竇融他們家率著河西五郡(敦煌、酒泉、金城等)以及羌族、小月氏等數萬的步兵騎兵,前來相助。”
”大軍會師后,劉秀等人分數路朝著隴西前進,另外方面,此前已經歸順的王遵,在得知好友牛邯也想要歸順漢朝,而隗囂頹勢已經顯露,怕是沒有獲勝的可能。”
“于是王遵將利害關系都寫信告知于牛邯,在思考了十多天后,牛邯率領部將一同歸漢,所以隗囂這小子鐵定輸慘了,他的大將十三人,十多萬的部眾全都不戰而降。”
大明某吃瓜群眾:啊這,就這么投降啦!?
大宋某紈绔少年:合著這是挖墻家打贏的啊,還多虧了王遵!
大唐某官員:反正秀哥一有難處,就有人來解決,瞅瞅這次又是!!
……
“劉秀等人馬不停蹄的朝著略陽城前進,趕到略陽城時,來歙還在玩命抵抗,突然就瞅見了他們的漢軍,估摸著來歙從未覺得這群大老爺們是這么的親切!”
來歙:他娘的,這群人可算是來咧!
“略陽城的危機解除,隗囂率領殘部逃往天水,另又命王元入蜀地向公孫述求救,即便隗囂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把劉秀的勸降放在心上,但劉秀還是選擇再給他一次機會。”
“劉秀寫了道詔書給隗囂:如果你愿意投降,束手自來,那么父子都能相見,并且還平安無事…”
“劉秀是真厚道啊,不過隗囂就算不看人劉秀吧,也得看看他那個在長安為質的兒子吧。“
”隗囂個完蛋玩意起兵稱王,對著劉秀就是反著干,可他那個長子自此以后就在危險邊緣反復橫跳!有他這樣當爹的嘛!!”
大明朱八八:脾氣比咱好多了,換了咱直接砍了省事!
大宋某紈绔少年:秀哥人還怪好滴咧!
大漢某官員:人真厚道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