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某官員:看來早逝這毛病會遺傳!!!
另一時空的宋朝皇帝破防了,他們早逝這毛病過不去了是吧!
但慶壽公主活了這么長時間,是不是說明他們老趙家也不是不能長壽!?
而且宋徽宗那小子不是還活到了五十多歲!這也不是沒可能!?
……
“話說回來,我們先來講福康公主的前半生,作為女兒來講,福康公主很孝順,比如說在仁宗生病時,小公主就光腳祈禱上期盼父親安好。”
“在福康長大成人后,仁宗就想要冊封公主,冊封她為兗國公主,但此舉遭到了北宋朝臣的異議,認為其他公主都沒有冊封,光就福康公主如此,這樣不妥。”
“不過仁宗這時候一副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所以這個冊封禮還是如期舉行了。”
“只是成年后就要公主要議親了,然而仁宗為福康選擇的李家,就得牽扯出一樁舊事了。”
“民間故事《貍貓換太子》的原型就是仁宗,他遺憾于沒能在生母李宸妃生前相認,所以對于李家,他是能補償就補償。”
“那除了給錢給官職以外,仁宗就想到了要給一門皇家的親事,于是在福康九歲的時候,仁宗就為公主定下了生母弟弟的兒子李緯為駙馬。”
“順便一提,這里并非是表兄妹,李緯在輩分上為仁宗的表弟,福康的表叔,福康也是宋朝首個嫁給外戚的公主,前面多是嫁給武將勛貴之間。”
“可能仁宗也覺得自己生母舅舅家,福康怎么都不可能會太難過,但其實福康后面婚姻過得不好,和仁宗這手包辦有很大的原因。”
千古第一仁君趙禎:!!!
大秦某官員:出于補償的心理,將自己女兒嫁給舅舅家孩子,結果婚姻不幸。
大明某吃瓜群眾:我了個去表叔的輩分啊!上個嫁給舅舅家孩子的,還是蘇八娘呢!
樂觀達人蘇東坡:……
大明某種田小能手:就算要補償,不能換別的嘛!!
……
“不久后,福康長大了,在嘉佑二年的八月她出嫁了,而在一月前福康剛剛受了冊封。“
”但仁宗是真不知他是為了彰顯李家的榮耀,還真的是為了疼愛這個女兒,總之這場婚禮辦的很是隆重,陪嫁什么的都非常厚重。“
”看得出來仁宗本人是非常高興促成這樁婚事的,但《宋史》中記載貌陋性樸,福康并不喜歡,簡單來說就是顏控,看臉。”
“或許她本人根本不想要這個駙馬,但仁宗一手包辦,只是福康不喜李緯的容貌,就很難愿意繼續相處下去,所以后來的婚姻變故也是正常的。”
“于是在嘉佑五年,福康與內侍梁懷吉月下飲酌被李瑋的母親楊氏發現。“
”史書上是說窺之,言語間起了沖突,最后公主怒了,打了婆母,之后或許是覺得無法待下去,就在今晚發生了夜扣宮門事件。”
“老實講,若真的因為臉不喜歡,真的很難相處下去,但仁宗真的鐵了心,不過夜扣宮門這件事,演變成了國事,公主的內侍從頭到里的換了個遍,李瑋也被罰了銅。”
“但仁宗沒想到,福康這么厭惡李瑋,他本意還想讓兩人好好生活,但福康接連自盡、縱火等手段,仁宗逼不得已把梁懷吉調回公主身邊。”
“作為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并不清楚當時的公主經歷了什么,又是不是真喜歡梁懷吉,但從她數次意圖自盡來看,對于這樁婚事厭惡到了極點,而始作俑者源自于仁宗的包辦!”(后續補)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