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由于宋光宗對他老爹實在不孝順,于是遭到了韓侂胄等人的政變,所以光宗被破退休,他的兒子趙擴上任,是為宋寧宗。”
“這邊順便提下,由于韓侂胄政治戰爭的勝利,當時理學派的人物被外放,于是理學遭到了打壓。“
”而辛棄疾的好朋友朱熹早已去世,但辛棄疾仍然不對朝廷的打壓放眼里,堅持為好友憑吊。”
“只是沒有想到就是這韓侂胄竟然開始支持北伐,他大概不清楚這一次依然會失敗。“
”就在嘉泰四年(公元1203年),一些主戰派的人物開始被重用,其中的愛國詩人陸游以及辛棄疾得到了機會。”
“但是!陸游當時已經八十二了,這個歲數肯定不能上了,所以也只能送比起他還算年輕的辛棄疾上戰場!”
“然而辛棄疾剛到了鎮江,便從韓侂胄的行事作風中了解到這次北伐的倉促,所以他只能假傳調令,做好戰前準備,免得因為失敗而損失慘重!”
“只是沒想到韓侂胄知道的這么快,不顧戰事,臨時在陣前換將。“
”所以說朝廷的這次北伐,還是沒有動真格,更大的原因或許也只是為了權力斗爭,得知這一切的辛棄疾非常心累。”
“這時候的辛棄疾,已經六十有余了,但若是朝廷要用他,那么他也能上戰場殺敵,只是遇上的都啥人啊!
大宋某紈绔少年:…離離原上草…
大明朱八八:他娘的,聽得咱氣死了!
大宋趙匡胤(太醫!太醫!):……
大漢劉豬豬:這幾個貨都慫的很!氣死朕了!
……
“像辛棄疾所寫的詩詞: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沙場秋點兵,只嘆報國無門,但壞就壞在當時的南宋統治者沒有什么雄心壯志。”
“到了開禧三年(公元1207年),朝廷又要派辛棄疾擔任樞密都承旨,只是那時候的辛棄疾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沒過多久便病逝在了那個秋天。”
“據說辛棄疾在臨終之時,還在喊:殺賊!殺賊!殺賊!”
“插句題外話,雖然宋朝一直在說要收復燕云十六州,但這地方丟了四百年還是人家老朱拿回來的!”
大明朱八八:咱這行動力就是杠杠的!
大宋某紈绔少年:…這期怪丟人的!!
大唐某風流才子:看來是支楞不起來了!!!
大明某吃瓜群眾:要換了其他人,說不定就反了!
大漢某士大夫:可惜了!人家一個文武雙全的,偏偏讓人家做個閑官!
……
此時林可房間內。
王安石對辛棄疾表示欽佩,旋即哀嘆一聲,怪不得他們宋朝會被后人評為弱宋!
而辛棄疾也知道了未來,看樣子他最后都沒能見到南宋收復故土的一天了…唉…。
林可則是覺得她這邊時候氛圍不是太好,所以又轉而說起了另外一個話題。
“那么我們介紹完了,現在就要開始答題啦!”
一邊的辛棄疾和王安石正襟危坐,滿臉都是我準備好了!我準備好了!
“咳咳,那么請問以下兩個皇帝之中,哪一位改行的話會做的比當皇帝還要好!?”
“這兩人是宋仁宗趙禎和宋徽宗趙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