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朝中的人聽到林可講完這段,才想起王安石那時斷時續的新法,確實給北宋賺了不少錢。
不過看這幾次伐遼血虧的北宋,估計底子都要賠沒了!
他的這個行為怎么聽上去這么離譜的!
要知道,這本來是個上升期的江山啊!
唉………
林可同樣很無語,為什么宋徽宗操作這么的不行…
“但也不知道張覺咋想的,被燕京百姓這么一鼓動,他就果斷造反了,難道是燕京百姓說得太有誘(畫)惑(大)性(餅)了!?”
“不過平洲這地方對于宋朝還是金國來說,都是比較重要的位置,少了它,金國進攻中原就不那么容易了。”
“所以盡管平洲這地方已經被金人敲定不給宋朝,但宋朝對它還是有點想法的。”
“基于這樣的考慮,張覺或許是覺得自己可以拿這州的兵馬,再加上宋朝的幫助,所以反了他的,也行!”
“于是,張覺先送了左企弓等四人一人一個盒飯,讓他們下線,然后重啟了遼朝的年號,稱保大三年。”
“不久之后,便投降了宋朝,那些要遷徙的燕京百姓也紛紛追隨于他。”
大明某吃瓜群眾:怎么說呢…就怕宋朝端個架子,人家來投降的…
大唐某紈绔少年:趙佶應該很開心吧,又有人來投降他!
大漢某士大夫:如果平州這次能好好利用,那么說不定沒那么快結束。
樂觀達人蘇東坡:…就怕抓不好!…
……
“而宋徽宗那邊得知了這消息后,當然是開心比較多,但是也會比較顧慮和金人的盟約,畢竟里面是不準收留背叛的約定。”
“在宣和五年,張覺和宋朝聯絡時,還說起金人承諾給燕京一帶,卻給了空城,這些燕京百姓本不想遠離家鄉,卻因此不得不遷移,痛哭聲響徹路邊……”
“其實通過張覺控制平、營、灤三州,外加上宋朝擁有的其他諸州,或許靖康之變根本不會演變成后來那樣。”
“只是張覺入宋這件事,本身就意味著宋與金關系惡化,甚至可能會引發戰爭,但對他們來說,這些風險遠不如名垂青史。”
“這可是趙佶、童貫他們白費了數十萬人,特地花費了大價錢買來的燕京路,這加上張覺送來的平、營、灤三州。“
”即便拿不回燕云十六州,但就請問他們老趙家還有誰!!!”
林可語調夸張,仿佛是真為趙佶發言。
北宋除趙佶外的皇帝:……
大明朱八八:他祖宗都沒拿回來的東西,就他那小子能拿回來…
大唐某紈绔少年:應該沒成功吧,否則咋會變成后面那個那個靖康之恥呢…
大清某官員:天真了!老趙家的趙佶能想到這!?高興昏頭了吧!
……
大清康熙時期。
正在被其他兄弟叨擾他雍親王府的老四:??っ?-??……
這群人為毛非要拿著香來他這拜,笑笑笑!笑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