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徽宗時期
此時的宋朝處于宣和五年,距離靖康元年,也不過是幾年的時間。
林可的話不斷響在宋朝君臣的耳畔,他們不敢置信,臉色發白,身形微微顫抖,仿佛只要一下便能將他們推倒在地。
不可能吧!?北宋就這樣被滅了!?
朝堂上的臣子不知道該哭還是笑,現在就準備南渡嗎??
而趙佶此時,腦袋空空,懵了好一會兒,他不明白怎么就到了北宋危急的時刻!
他不過即位二十多年,怎么就將父兄治下蒸蒸日上的江山弄成這樣的!?
他還想過如何繼續父兄的事業啊!怎會如此!
還有亡國之君…這個鍋他不能背!
……
回到直播間。
“在金兵南下之時,負責太原部分的正是宋徽宗非常看重的童貫,當他得知此等消息的時候,非常的吃驚。”(出自《三朝會盟》)
“但是金兵滅宋之心,是早有預兆,尤其是遼朝覆滅的時候,沒有他們的壓制,很難不會沖著宋朝來。”
“完顏宗翰的大軍逼近太原后,童貫本人對于宋軍的實力心知肚明,他這時候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如果不是有限制,恐怕已經回到了汴京。”
“但他也沒有堅持太久的時間,死活要走,原太原地方官張孝純拼了命的勸阻他,哪有兵臨城下官員逃走的!“
”只不過沒用啊,這人是一點都不想打,可能前面兩次伐遼,對于自己能不能打,已經沒啥信心了。”
“但拋開別的不說,童貫這個宦官臨陣脫逃,給北宋軍內人心造成多大的影響!?”
樂觀達人蘇東坡:他這會是不是無人可用了!!!
大宋某紈绔少年:這記載聽得要氣死!一群混蛋亂了國!
征北大將軍judy: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大宋趙匡胤(氣瘋了):趙佶你這話***[小可愛]……!?%…煞筆玩意…
……
“所以萬般無奈下,這固守太原的重擔,也只能落在了張孝純和宣撫司統制王稟的身上。”
“這位撫司統制王稟,是北宋末年名將,是軍事能力很好的抗金民族英雄,之前的方臘起義中便有他英勇的身影。”
”而太原這個地方,在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率領二十萬,親征晉陽。
“雖說這場仗自然是以宋朝勝利為局面,但太原這地方出過不少的皇帝。“
”比如說在五代十國時期,北漢開國皇帝劉知遠、后漢開國皇帝劉崇皆為晉陽(太原)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