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益:我當然知道這是條好計啦!但他丫的沒得到官家命令,哪敢呢!!!
“只是前面也說了,宋軍的將領只有統兵之能,并無調兵之權。“
”所以若想要改變策略得提前發消息給樞密院,這一來一回得浪費多少時間,所以孫益并沒有用這條計策。”(宋史)
“但是!咱就是說都到了北宋生死存亡的時候了,你反抗下先救救不行嗎?”
大宋趙匡胤:……
大明朱八八:宋朝將領都非常效忠他們官家,也不知道咋回事!!!
大唐某風流才子:唉…一個選擇結果相差很大,大概孫益也戰死了吧!
大漢某官員:難搞哦!老趙家不是脾氣挺好滴,先斬后奏不行嗎!?
其他時空人的表情:(?﹏?),他們大概清楚這將領是什么性格了。
寧愿直面金兵也不愿先斬后奏,想必是個忠正勇敢之人。
就是可惜啊,沒能選擇另外一條路,反而選擇聽從上面的命令!
……
林可的聲音又繼續響起,各時空的人繼續聽下去。
“孫益領命救援太原而死后,三路大軍只剩下折可求與劉光世,兵力達到了四萬人左右,但是有個問題。”
“因為折可求與劉光世是趕著去太原,一路下來士兵都非常疲累,而金人呢已經吃飽喝足了,準備迎戰了。”
“在金人一通迂回包抄的夾擊之下,宋軍的第一次救援太原慘遭失敗。”
“從此次救援中,就能將我們此前說過宋軍的弊端體現出來,簡直是一個大問題。”
”統領的將領無法擁有調兵之權,要知道戰爭形勢多變,如果無法靈活應對,只知道服從,那么這軍事長久以往下去,是會出問題的!”
“現在看看宋朝,這不就吃了當初百年前設置的這個苦果嘛!!”
大宋趙匡胤:?????……
大唐某紈绔少年:想起明清那八股文,也限制了思想!
征北大將軍judy:…想得很好,下次別再動你腦瓜子!!!
大清康熙:…謝邀!扯到了大明就不要扯我大清了!!!
大明朱八八:……
“折可求與劉光世被擊潰之后,就只剩下太原城了,根據以上所說這太原城成了座孤城,暫時還等不到宋朝的救援。”
“所以張孝純和王稟當機立斷,在金人逼近前,就已經從城外拉來了大量的糧食和水,雖然周邊的救援無法到達,但金人短期內也不會輕易攻進去!”
“太原城,這地方前面也說過很難進攻,所以完顏宗翰使用了什么套索車、云梯、攻城車、拋石機等等攻城的手段。“
”只不過王稟總能找到應對的法子,這讓完顏宗翰非常的生氣,忙活了大半天屁用都沒有!
”之后王稟又趁機在金軍勢弱的時候,揮刀出城反攻,令宋軍的士氣非常高漲,局勢發生了逆轉!”
“如果這種情況下,作為天子的宋徽宗,哦不!宋欽宗趙恒不拖后腿,或許靖康之變根本不會發生得這么的慘烈!”
“講真的,宋徽宗和他兒子宋欽宗,被金人抓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兩人騷操作造成的,后來被金人封為昏德公,重昏侯,這名字是一點都不錯!”
“就請問,前面戰局還沒分清,還處于膠著狀態,后面皇帝卻在割讓,包括前面還在死守的太原!”
大明某吃瓜群眾:???他腦子沒問題吧!這咋能割讓啊!?
大唐某紈绔少年:…他能不能有點骨氣!支楞起來!先別割啊!那不白守了!?
大漢某官員:徽宗對得起他父兄好不容易存下來的家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