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時期
趙煦對徽欽二帝的所作所為恨得不行,眼眶通紅,心里的一團氣不停的翻涌著!
他是怎么都沒辦法原諒這二人對宋朝的所作所為的!
但他此時又能做什么?只能聽著那段歷史是如何記載宋朝山河破碎,又是如何南渡建立南宋的。
一旁看著趙煦表情變來變去的章惇,忍不住寬慰道:“…如今知道了,咱們早想應對之策!”
趙煦點頭示意,其實他們心里也明白,即便徽欽二帝得知了未來的事,又是否能規避風險呢!?
這二人的能力,實在是很難說啊!
……
直播間還在繼續。
“這個時候,徽欽二帝已經陷入父子內斗,對宋金局勢毫無所察,然而這兩人坑貨的行為還遠不止于此。”
“宋徽宗眼見自己于囚徒無異,先是向趙桓委婉地表示抗議,每每手書給趙桓,都會自稱是老拙,稱趙桓為陛下,只是趙桓都不予理會。“
”無可奈何之下,這人又想出了一個招,以金兵再次南下犯闕為由,讓他前往洛陽治兵,只不過這個提議被當時的太宰吳敏所阻止。“
“很顯然,明眼人都瞧得出徽宗這么一手更多的是為自己的私心,而且徽宗的前科不是沒去,而是一大堆,所以趙桓怎么都不會相信他。“
”于是,宋欽宗和宋徽宗之間的父子關系又進一步的惡化,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二人的父子爭斗必不可少。”
“但怎么說這時候也是公元1126年,正是因為知道靖康事變是在公元1127年。”
“所以,當看到這時候徽欽父子還忙著斗法的時候,作為旁觀者真的很痛心!“
”難道這權力之爭真的比得過北宋江山嗎?為什么不好好抓準機會,怎么會有人避開所有的正確選項!?”
林可深深的舒了一口氣,試圖將那些怒氣都消散干凈,但很顯然效果不大。
她其實很懷疑,就算北宋末年得知了將來的事,也不會就此避開「靖康之難」,畢竟當時能擔當大任的人真的不多。
“就在十月十日的時候,這天是宋徽宗趙吉的生日,太上皇的生日自然是要辦的,所以宋欽宗帶著群臣前往龍德宮為他祝壽。”
“而趙佶也想要緩和父子關系,所以就倒了一杯酒,想要勸趙桓飲酒,只不過當他要喝的時候,被大臣提醒別被中毒了,于是趙桓不肯飲酒,儼然是警惕趙吉,深怕被他給害了。”
“趙佶也很冤枉,他并沒有這樣的本意,眼見群臣如此,親兒子還提防著他!“
”一時之間情緒上頭,萬分悲戚,這場宴會也就不歡而散了,但這父子倆之間惡化的關系已經毫不掩飾了。”
大明朱八八:父子倆做到這地步,也是沒誰了!不如咱大明,父子感情好得多!!!
大唐李二鳳:…父子猜忌到這個地步,再難挽回!
大漢某官員:問題是,金兵也快來了吧,這時候搞這些有必要嗎?滅亡前的狂歡???
大宋趙匡胤:….蠢貨!
……..
“而北宋末年,最臭名昭著的還要屬六賊,在講太原淪陷、金人再圍東京前,這里順帶也交代一下那幾人最后的結局吧!!!”
”咱們此前也說過,太學掀起了一場運動來向宋廷表示抗議,這件事的主要倡導人就是陳東。“
”他出自于一個自五世以來,以儒嗣其業的家族,年少時便有聲名,性格又灑脫不拘,于徽宗政和三年入太學。”
“在宋欽宗剛剛即位之時,朝廷多有改革之意,試圖中興朝政,于是陳東就聯合太學生,要求懲治六賊。《出自陳東傳》
“這個提議,朝野上下不少人給他點贊,就連民間百姓亦是如此,而宋欽宗為了提升自己的威望,另外又因為他于這幾日也有點私人恩怨,所以這六人是死定了!”
宋欽宗:??(`?′≠?)給他等著!!
“于是就在陳東上書后的第五天,欽宗就下令定好了這六賊的結局。“
“首先是朱勔,他被欽宗下令放歸田里,只是這時候宋徽宗已經跑路了,朱勔深知自個除了趙佶,沒有人能保他,所以他是緊緊跟在他的身邊,為他做這做那的!”
“但是徽宗總有一天會回去,所以朱勔在趙佶回京后就收到了流放的詔書,但中途還是被下詔處死,籍沒其家。“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