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中的大將便是張俊,此人年少從軍,十六歲便是弓箭手,在擊退金人后,他建議乘勝追擊,去救援太原城,用他堅固的城防作依靠。”
“而種師中則是反對意見,主要還是隊伍趕路太過疲憊,又經歷了一次戰爭,他是考慮到許多人可能都已經非常疲憊了,對于行軍來說,不是好事。”
“另外還有一點是,種師中昔日曾和姚古、張灝許下約定,先會合再去救援,在他看來兩路軍隊合并一路,勝算的籌碼無疑又增加了。”
“只是此前也說過種姚兩家同為西北大將,其中關系并不好,才會在開封保衛戰中發生夜間奇襲金兵大營的計劃。”
“從這一點其實也能看出兩家齟齬的苗頭,只是戰場局勢千變萬化,光這一點就能夠令種師中陷入絕境。”
“所以種師中如果不等姚古,或許也不會陷入那樣的境地,當然這并非絕對,只是覺得太過可惜。”
大唐程咬金:所以這姚古的軍隊并沒有來增援種師中,這干的人事!??
大唐杜如晦:…這要是打仗過程中,豈不是要完!?
大明朱八八:如果不是說來支援太原的,還以為都是來這領盒飯的!
大宋趙匡胤:…他宋朝咋這么倒霉!!!北宋末年就沒件事是順的!!!
大漢劉豬豬:…這玩意約好了又不兌現,是想干什么!?不會想到遇埋伏嗎??
……
“于是,種師中苦等了一夜也沒等來姚古、張灝的身影,心中尤為不安。“
”然而種師中這邊的情況,比姚古不來還要差!”
“由于許翰的連番催促,種師中是扔掉了輜重輕裝上行。“
”所以他這時候糧草、武器是沒帶夠的,簡單來說就是后勤不足。”
“出了這樣差錯的宋軍,簡直合乎金人的胃口。“
”如此看來,朝堂上那群瞎指揮的文官還真是金人的好隊友啊,妥妥的坑自己人給對方送人頭!”
林可的話,在宋欽宗君臣的耳畔炸開。
一時間,滿堂文武大臣都窸窸窣窣的交頭接耳,眼神中又有些防備,仿佛昨日還是好同事的人,今日就成了[敵人]!
而坐在上方的宋欽宗,此時心情算不上多好,他越看朝堂上的這群臣子,就越覺得林可這話說得有道理!
好啊!他說怎么這群人在這段歷史記載里表現的跳來跳去的,活像個攪屎棍!
原來,他宋朝在他們眼里就是個冤種!難怪最后會輸成這樣!!!
如果其他時空的人聽見宋欽宗的這段腹誹,高低得噴他!
哪里來的臉,將鍋全甩在臣子身上,如果沒有他的默許,這群攪屎棍能這么蹦跶!?
如果這群攪屎棍有責任,那么徽欽二帝的責任更大!!!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