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這三路攻擊計劃的過程,也能瞧得出,這里面存在的問題不小。“
”作為三軍統帥的李綱,這里面是一點身影都看不見,仿佛就是三個組織,各自為戰!”
“但在臨出發前,宋欽宗還是有這個機會修正的,只是他寧愿接受戰爭的失敗,也不愿意讓李綱手握兵權。“
”當時李綱,提出的建議是合兵一出,實現掏心之策,以此來重創金軍。“
”只是趙桓,在李綱提出這個建議后,里面就想到了李綱這個主戰派,拿到了兵力后,萬一搞他咋整,于是乎就成了我們前面所說的那樣。“
“怎么說這一系列太原救援,其實金兵撤退那會是最好的時機。“
”但就是這群人連犯好幾次的錯誤,欽宗又不思進取才落得如此結局,有句話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或許,北宋命運從這一刻就已經鋪墊好了結局。”
宋朝所有人:……
林可輕輕嘆息,她都不知道說啥好,接連幾次錯失良機,歷朝歷代,再會微操的人哪比得過徽欽二帝呢!
北宋末年
圍觀小光屏的百姓,聞言紛紛落淚,這樣的世道,哪有他們老百姓的容身之處啊!
金人破城在即,就他們宋朝這些兵力,打也打不過,遲早會發生林可那口中的靖康之變!!!
唯今之計,他們這不能待了,不如早做打算…要不他們跑路!?
……
大清康熙時期
玄燁長舒了一口氣,聽宋朝靖康之變的事,還真令人憋屈!
他就不明白了,這么就打成這樣,難道不知道一旦暴露缺點,落于人后,就會陷入更差的境地嘛!?
思及至此,他又一拍腦袋,心想他想啥呢,他祖宗好歹和金人也有點關系,咋去感受孱弱的宋朝了!
只是又不可避免地想起,宋朝這樣的境地,他清朝在百年后也會落入這樣的險境!
林姑娘那句話說得對啊,落后就得挨打!!!
……
回到直播間。
“而太原附近如份州的百姓,又聽見了噩耗——宋軍又又又失敗了,估計這里的百姓已經不知道上一個好消息是什么了!”
“在他們眼里,等也等過了,金人是何等的兇殘,既然這里已經沒辦法待了,遂一股腦的都跑了!”
“這下,太原城儼然就是一座孤城了,這樣的消息對于金人來說是非常好的趨向,于是乘勝追擊,去攻破宋朝最后一道屏障——太原城。”
“昔日金人攻城,使盡手段,像是什么云梯,投石,火炮,但都被擋了回去,這都得益于在城墻上指揮作戰王稟將軍!“
“只是,太原軍民就算再怎么能打,也終有一日會倒下,時間越拉越長,對于太原軍民越來越不好。“
宋廷:咱不是沒想辦法救你,這不計劃不都嗝屁在半路上了!
“早在宋廷營救計劃全面破產后,金人的入侵就再也沒有給他們機會了,換言之,宋廷一再地錯失良機,徹底斷絕太原城的生機。”
“而此時的太原軍民已經堅持到了極點,只憑著那一丁點意志去作戰,盡管有時候人的潛力無限大,但這會的太原和張巡那會差不多,彈盡糧絕…”
“可就算太原軍民沒有等到他們心心念念朝廷的救援,仍然不愿投降,誓死抵抗,只不過長期的吃不飽,體力方面不如休整好的金人,最終城墻被攻破了。”
“這座堅守了兩百多天的太原城最終被金人踏上了城墻,知府張孝純投降被俘,而王稟不愿受辱,仍執意死戰。“
”隨后,王稟糾集殘部、城中軍民和金人進行巷戰,試圖進行最后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