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叔從遼國回來以后,還畫了遼國的山川、城郭、服器、儀范,一共五篇資料上呈給宋徽宗。“
”只是后被蔡京記恨,官場才有點不順暢,不過整體來他對于宋朝還是挺忠心的。”
“比如說,他接到宋欽宗勤王的手信后,立馬就率軍回京師。“
”這途中并非沒有碰到金兵,但是張叔夜以及他的兒子都是且戰且進,總算趕到了京師。”
“而他在上任鄧州南道總管后,并沒有放棄練兵,所謂練兵千日,用兵一時。”
“前面種師道還在為宋朝的未來憂慮的時候,也曾給他寫信勤王,在當時張叔夜也沒有辜負朝廷的希望。“
”雖然說這是單方面的想法,張叔夜在京西南路等地拉拔起了一支十五多萬人的軍隊,準備援京。”
“如果宋廷有了這么多人駐守開封城,局勢又如何這么的被動,要兵沒兵的,還要招募百姓、太學生。”
“但就是被唐恪這個癟犢子,為了跪舔金人,愣是讓張叔夜給回去了,好家伙這算是自己坑自己嘛!?”
“而這次呢,張叔夜收到這個勤王消息后,依舊拉著自己的兒子趕緊往京師趕,但半路的時候,碰到了王襄,就是此前跑路的那個!”
“這個人還勸張叔夜:去送死干啥嘛,還是抓緊回去吧!張叔夜壓根沒理他,依舊往京師那邊沖!”
“看來國家危難時刻,不論這個王朝還有沒有救,但依然有人選擇前行。”
大明某吃瓜群眾:宋朝也不知道咋回事,武將都挺忠心的!
大唐某紈绔少年:可惜遇到了坑隊友宋欽宗!
大漢劉豬豬:趙桓那操作,難得很哦!
大清某官員:確實,這要換個平庸的,怎么都不會如此!
大隋某官員:徽欽二帝,這歷朝歷代能比的上這倆王炸的能有幾個!?
……
“而張叔夜在突破金人包圍圈后,見到了欽宗,趙桓對于張叔夜能帶著兵力前來勤王,他非常高興。“
”于是他立刻就封張叔夜為兵馬大總管,總管全城的防御工作。”
“諸位,有木有覺得這個位置很眼熟,昔日金人第一次包圍開封城的時候,宋欽宗也是這樣對李綱的。“
”但是你看,李綱當初開展工作多難啊,還有投降派一個兩個跳出來,如果當初早聽他的,還會發生這些事嗎!?”
李綱:陛下還記得[貶到揚州]的老臣嘛!?
“所以不出預料,張叔夜還真的碰到了好幾個難題,首先咱們其實也清楚,如今的開封城根本就是一盤散沙!”
“完全沒有第一次開封保衛戰那會的萬眾一心。“
”然而除了這個問題以外,其余的問題還不少,所以對于張叔夜,咱是真的有點同情他,接下了這么一個爛攤子!”
“甚至,咱都懷疑宋欽宗趙桓是不是就等著這個人(冤種)出現,幫他守衛開封城呢!!?”
大明某吃瓜群眾:咱也不好說,咱也不敢問吶!!!
大唐某紈绔少年:唉……被趙桓坑了啦!?光那些兵力的戰斗力就夠頭疼的了其實!!!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