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之戰的局勢,看似在預料之外,卻又在預料之中。
這樣的結果,令南宋時期還在堅持抵抗的人心生絕望。
他們就想要個小勝,很難嗎???
另一邊的林可長嘆一口氣,不明白宋廷究竟在飄飄然什么,竟然輕視敵方?!
她又繼續開口:“而南宋初年,抗金將領,立下赫赫戰功的人,并不在少數。”
“有句話說亂世出英雄,或許用在這里也是適用的。“
”在當時宋軍陷入頹勢,此時此刻,又有兩人在歷史中留下其勇猛的身影,這二人便是吳階、吳璘兄弟。”
“就是在張浚退守秦州,消息傳散而來,川陜震動的時候。“
”金軍又繳獲了大量的輜重,并且又有南宋降將引導,對南宋來說,這不是糟糕了,這是非常惡劣的局面。”
“史書記載稱吳階保散關之東,當時吳階部隊狼狽潰逃,有人就提議他說放棄大散關以北的地區,直接就退守漢中。”
“但吳階表示不同意,在他看來和尚原(今陜西寶雞西南)作為戰略要地,也是大散關入蜀川的通道,如果說自北南攻入蜀,大散關是最為快捷的路線。”
“所以衛護川蜀的第一道關卡便是大散關,尤其是它附近的和尚原,這地方不能就這么丟棄。”
“于是,吳階就準備將潰逃的兵力全部收攏到一起,然后全力防守要地和尚原,嚴格要求手下一兵都不能入大散關。”
“而金軍方面,確實如吳階所想,他們為了打通漢中的門戶,所以準備進攻和尚原,就此雙方的和尚原之戰拉開了序幕!“
大宋哲宗時期
朝堂之上,眾人交頭接耳,紛紛為這次的吳階兄弟倆捏把汗!
端坐在上方的趙煦,心中萬千愁緒如狂風暴雨般呼嘯而過,令他剪不清,理還亂。
他都不知道,該用什么態度來看南宋的朝廷了,說他輸吧,也算預料之中,不論多好的局面都能潰敗!
贏吧,好像也不能高興,就怕下次來個大潰敗,似乎來個小勝利他也能開心!
唉,若不是當初徽宗、欽宗,接連做錯了選擇,何必如此呢!
然而有這樣感受的也不止趙煦一人,其他時空的人紛紛如此,對宋廷要求不高,小勝也行,輸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
一句話就是,被打擊慣了!
……
直播仍在繼續。
“金軍將帥迅速出大散關,屯兵北上,進攻吳階部隊。“
“其中一條線路是出鳳翔(如岐山、鳳翔、麟游等地),另外一路則是由烏魯、折合從階州、成州出大散關,然后北上,進攻吳玠的軍隊。”
”然而吳階不止做好了防御工作,還讓諸位將領列成陣勢,然后利用有利的地形,輪番向多次的將先到達的金軍進行攻擊。”
“由于和尚原這邊的地理形勢,多是山谷,路多狹隘,怪石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