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用咱多說,諸位也會了解,趙構估計又反悔了,臨了不讓岳飛出動,這都是他慣會的操作了,簡直不做人!”
“然而遠處的前線,幾路人馬都已經到了,岳飛身為將軍統帥,怎么能不去戰斗呢。“
”而且戰場上瞬息萬變,一旦錯失了良機,也許下次就找不到這樣的機會了。”
“于是,他就只能和李若虛好說歹說的,這道旨意他不科學啊!”
“盡管李若虛沉默以對,可是若讓他選,他肯定會選擇抗金。“
”外敵入侵造成的惡劣影響,身居高位的君臣是無法體會的,否則趙構怎么還會有心情去享樂呢!”
“但是李若虛不同,他有切身之痛,他的弟弟李若水。“
”因為靖康之難怒斥過金人,最后連個全尸都沒有留下,這樣的經歷,怎么可能會隨大流對金人諂媚!”
此時他決定作出一個違背朝廷的決定,他寧愿被朝廷治罪,也要支持岳飛北伐,于是乎,岳家軍的第四次北伐就這么開始了.”
“不得不感嘆一句,宋朝的文人也有鐵骨錚錚的氣節,忠臣義士很多,所以這群忠臣義士是做了什么孽才遇到徽欽二帝,還有趙構秦檜。”
大明某吃瓜群眾:刀子砍不到自己身上,是不會疼的!
大唐房玄齡:越是對比奴顏婢膝的人,越覺得那些抗金而犧牲的慘烈!
大宋范仲淹:為什么要求和啊!!!
大漢衛·皇后·青:大概所有人都沒辦法理解,所以趙構那些人不正常!
聽聞此處,另一時空的顏真卿怒了,他只要想到,如果換一種角度,讓他去原諒,傷害家人之人,那么他恨不得咬死他們,都不能和談的!
別說一次和談了,就是這輩子都不可能和談!
所以他能理解李若虛的選擇,這樣無能的朝廷,只是讓自己陷入兩難而已!
.....
另一邊的林可,還在繼續開口講述岳飛的最后一次北伐。
“在陜西戰場上,由于吳玠已經于前一年病逝了,他的職位就空了出來。“
”所以朝廷就命胡世將,和吳階的弟弟吳璘,以及楊政和郭浩三個都統管制。“
“前面也說,撒離喝渡河進入同州,由于是原來偽齊的將領。“
”所以基本上是望風而降,于是長安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攻占的。”
“長安被攻占的消息傳到了胡世將的耳朵里,他連忙召集諸位將領商討對策。”
“這時候就有人提出要退守仙人關,但此舉遭到了吳璘的嚴詞拒絕,他認為和尚原等戰是他們兄弟倆,舍生入死打下來…。”
“最終吳璘以全家性命做擔保,誓能破敵!!遂胡世將也熱血上頭,要和他一起同進退。”
“于是,胡世將就令吳璘為右護軍都統制,率軍兩萬,前往寶雞。”
“此時宋金兩軍陷入膠著狀態,雙方交戰于扶風縣,但吳璘高勝一籌,擊敗金軍,并且趁機勝追擊,進攻鳳翔。”
“只是西線戰場,由于宋金雙方,各自無力再發起進攻,于是暫時的停下了交戰。”
“而東部戰場依舊是由韓世忠主導的,他首先就派遣了王勝奪取海州,自己則親率大軍,迎戰東路金軍,包圍了淮陽軍。”
“盡管這邊擊退過展開攻勢的金軍,但攻擊起淮陽軍依舊沒有攻下來。”
“咱們再看中線戰場,劉锜等人取得順昌大捷,但宋高宗不知道抽什么風,要他撤往鎮江府。”
“他本來的兵力就不多,不到三萬,他沒有北上,也沒有撤退鎮江,只是分出了一部分兵力護送家眷去江南。”
大明某吃瓜群眾:宋軍的戰斗力,在不斷的戰爭中增強了!
大唐程咬金:當初還是畏金如虎,現在不是能拼命打,金人肯定沒他們想象的那么恐怖!
大明徐達:最拖的就是宋高宗趙構了!
大漢某官員:總感覺他在針對人!怎么關鍵時候就掉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