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廉臨走之際,吳璘還特地囑托道:若金人敗,則會入后方的臘家城,到時候你們從中攔截,一匹馬都不要放進去!”
“等這些部署好以后,最后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部,宋軍上原之后便開始列陣,就是吳璘所創的疊陣,其陣前還有水柵、拒馬等障礙。“
”不過金人實在對自己的優勢太過放心,不但沒有發現登上高原的宋軍,就是宋軍已經列好陣,這群金人依然還沒有發覺此時的局勢。”
“此刻的戰局,隨著宋軍突然的發火為號而一觸即發,但金軍準備不足,匆忙之間列陣應對。“
”只是一個聰明的將帥是不打沒把握之仗的,所以金軍的攻勢不足以占據上風,更不能將宋金趕下原!”
“而金人這邊,胡盞的性子,吳璘也有所了解,比起另外的席不住來說,就不是個老謀深算的。“
”若想贏下這場仗,抓住領頭的二人也是關鍵,所以他決定將矛頭對準胡盞,用計引他出寨作戰!!”
“于是,吳璘就命人仰攻,主動出擊,誘使胡盞上當,結果席不住果然沒有上當,可架不住他兄弟胡盞不是個多想的人,沒有聽他的勸誡,自持勇猛,出寨迎敵。”
“然金軍本身就居于高位,所以接連就破了宋軍兩陣,見此有人勸吳璘轉換陣地,但吳璘不肯,現身于三軍前,鼓勵將士,由此士氣大漲。”
“不過在雙方激戰過程中,吳璘麾下有一猛將名叫楊萬,據說是膂力過人,勇猛非常,沖進敵陣中,生擒了一個女真千戶。”
“將那千戶夾在腋下,也不知他咋想的,帶著那千戶就沖出敵陣,像是個想要人夸贊的孩子,跑到吳璘的面前,就夸耀自己的勇猛!”
楊萬:??????????)?嘿嘿!我會抓女真人啦!超勇的!
“吳璘見狀,差點沒被他氣死,現在什么時候,打仗過程中,哪能就因為一個敗將而耽誤進度,所以楊萬喜提一頓罵!
被夾著的女真千戶:???^????就沒有人照顧一下俺的感受嗎???
“楊萬這哥們的行為也是挺好笑的,他聽到吳璘的話,連忙將那千戶給扔地上,然后又沖如敵陣中,繼續殺敵!”
“這時候,宋軍的攻勢漸漸穩于上風,金人不敵,吳璘派人追擊,最終斬首六百余人,生擒七百。”
“其余一部分金軍慌忙往臘家城上逃,結果就因為張士廉沒有按時趕到,只攔截了一小部分,這就給了胡盞和席不住逃走的機會,徹底入了臘家城。”
大明朱八八:咱要是吳璘,得氣死不可,就差乘勝追擊抓住那兩個金人首領了,非得這時候掉鏈子!
大漢霍光:實在可惜,如果張士廉如約而至,未必不能抓住這二人!
大宋趙匡胤:瑪德!又差那么一點!!
大唐杜如晦:相比其他,宋朝可惜的地方似乎更多!就是不知道,這場仗結果如何!?
大明某吃瓜群眾:吳階有勇有謀,吳璘也不遑多讓,可惜啊!!
大漢·位面之子·劉秀:可惜了!不過就算如此,有點擔憂他們的天子哦!如果他又整幺蛾子,那真的白打了!
……
此刻,屏幕前宋朝時空的人們,聽到此處,不免得為此戰可惜,若及時趕到,未必不能徹底獲勝!
不過正常來講,莫說他們是自家人,就算不是,都認為,宋廷獲勝不出幺蛾子,那才奇怪咧!
就是不清楚,此戰的結果如何?!
……
旁觀者都是如此的可惜了,就更別說親身經歷的吳璘了,當然了此時的他,還處在紹興十年的時候。
這一年同樣戰火連天,可此刻他也忍不住拿腳踹向張士廉這個坑貨!
費勁心思,創下疊陣,可不就是為了大敗金人,結果臨門一腳了,就給他差了那么一點!
即便他還沒有經歷,但光是想想就覺得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