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給岳飛定罪,如果不是強有力的指控,很容易令人覺得他們這是在誣告,萬一惹人非議,萬一他金人爹地不高興了,收回和談怎么辦!”
“不過岳飛,不論是私德還是做官上面,都沒有可以指摘的地方,既不貪財又不貪色,據說當時秦檜的黨羽找了大半天都沒有找到可以證明其罪的地方。”
“但這一步,對于秦檜等人來說,并不是件難事,既然沒有罪他們可以創作點東西出來,有沒有罪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于是,秦檜等人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從岳家軍中挑選,想要挑起內部矛盾。”
“而他們所選的第一個人便是岳飛曾經的部將王貴,理由有二。”
”首先,王貴曾經在穎昌之戰中膽怯過,差點就延誤了戰機。“
”岳飛一向是紀律嚴明,對他兒子都不假辭色,何況是王貴,所以這人差點被斬首了,得虧其他將領為其求情。”
“其次是王貴手下,有幾個小兵曾經擅自進入百姓家中,偷拿過東西,因而被岳飛給處置了,王貴也被牽連挨了一頓板子!”
“所以在秦檜等人看來,這王貴肯定對岳飛懷恨在心,他們再一攛掇,讓他指證岳飛,不還是手到擒來的事!?”
“然而王貴的反應,和他們想象的不一樣,王貴沒有對岳飛深懷怨氣,反而認為岳飛身為大將,賞罰分明是應該的。”
“那既然軟得不行,秦檜等人也不裝了,干脆就找了王貴及其家人的把柄,還真就被他們給找著了,最終威脅了王貴。”
“而第二個人選則是王俊,此人和王貴不同,是之前楊幺軍,半路加入岳家軍的,但告密這件事他做的可謂是駕輕就熟了。”
“這人早就有前科了,而且因為經常性的貪贓枉法,也是屢次受到了張憲的斥責,所以他對張憲本就是懷恨在心的。”
“不用秦檜多拉攏,這人就投靠了他們,隨后王俊就在岳云、張憲奉命前往鎮江拜見張俊后,對著王貴就誣告張憲,說他要率軍逼迫朝廷,將軍權還給岳飛。”
“這項罪名,不可謂不大,也多虧他們想得出來,岳飛要是想,早就這樣干了!”
樂觀達人蘇東坡: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大明藍玉:強加莫須有之罪,來掩蓋他們的私心!這樣的朝廷令誰信服!?
大唐程咬金:這不是和對付韓世忠的做法一樣,居然還真被他們給找著了!這王俊太小人了!!
大明某吃瓜群眾:…這是誣告謀反罪,還是岳飛曾經的將領…不知道岳飛看見昔日作戰的兄弟,站出來指證他是什么感受!
大秦某小吏:張憲要真能拿捏朝廷,岳飛還能被欺負到這種地步嘛!服了,趙構怎么想的,就光看見干沒了岳飛就能和了!??
大漢某官員:真是禍害遺千年,這貨居然活了八十!!憑啥呀!!
……
眾人聽到此處,不由得心生鄙夷,這個王俊還真是個小人!
王貴背刺還有理由解釋,他倒好,本來就愛告密,現在更會落井下石!
或許從前,就干過出賣上峰的事!秦檜找他還真找對了,這他娘的都是一群卑鄙無恥的小人!
......
另一時空的哲宗一朝,此刻朝堂之上,群臣窸窸窣窣,交頭接耳。
對于這樣一個官家,他們發誓得看好了現在這個官家!
否則那就是個災難啊!
于是,章惇帶頭,上書直言,意在提醒官家不要諱疾忌醫!
而端坐于上方的趙煦:……
都說了,沒病,不用整天盯著他!還是那種肉麻兮兮的眼神!
……
直播間內,林可又嘆道:“正因為在此次事件中,王貴沒有阻攔,才讓王俊的這張狀紙往上遞的這般快。“
”先是交給了秦檜的心腹林大聲,然后又在張憲等人趕到鎮江前交到了張俊的手里。”
“要知道,張憲可是早幾天出發,就這誣告紙還得在他們之前到鎮江,這說明這陰謀計劃了一陣,而且得保證送這東西的人是日夜兼程,不能慢一點。”
“而這張誣告紙中,也有不少的漏洞,屬于是明眼人一瞧都不會放在眼里。“
”比如說張憲既然屢次懲治王俊,對他的人品應當有所了解,就算他要去做這件事,為何不去找個關系更好一點的。“
”而且岳飛當時也沒有被抓,就這么將計劃全部吐露出去,難道張憲是把王俊當做生死之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