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悶悶不樂,東漢末年,餓浮遍野,民不聊生,然此時,只是一個開始。
更遑論,三國時期的烽火連天。
這不禁讓他想起了唐朝末年,五代十國,林可雖然只講過幾句,足以看出,當時的情況。
唉,他大唐就兩百多年,和明朝差不多,不知有了后世之人的幫助,他們能否多增長幾年呢!?
不過,亂世出英雄倒是真的!!!
……
回到直播間。
林可接著繼續:“董卓入城以后,曾經見過劉辯和劉協,但對于朝中之事,一個當皇帝的劉辯還不如一個沒當皇帝的,孰優孰劣,一看便知。”
“董卓之所以要立劉協為帝,除了有點是因為撫養劉協的太后姓董以外,可能是為了蹭點親戚關系。”
“也可能是因為他干掉了小皇帝外家滿門吧,萬一日后記恨他,找他報仇咋辦!”
“這也是不少人猜想,十常侍之亂中,是由袁家在背后攪動,借由何進,解決了外戚和宦官,由此代表士族的袁家袁隗又登上了高位。”
“但很顯然,袁隗沒考慮到一個意外因素—董卓,事到如今,才剛剛開始。”
“實際上,他入京以以后所帶的兵力不過三千人,于是想了一招裝腔作勢的招數,命士兵假裝早上出城,晚上入城。”
”于是,朝廷噤若寒蟬,但丁原除外,他也是被召入京城的官員,董卓收買了他手下的主簿,然后丁原就領盒飯了。”
“這里重點介紹,這個主簿,他在日后的歷史中,可是占據了不少戲份,他就是東漢末年名將,號稱飛將的呂布,董卓的[好義子]!”
“接下來,實力強盛的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廢了劉辯,改立劉協為皇帝,同時也是漢朝最后一個皇帝,沒過兩天何太后也去世了。”
“由此,董卓成了漢朝的實際控制者,至于袁隗,面對兵力強盛的董卓,他有沒有辦法都另說呢,何況有句話說兵強馬壯者為之。”
東漢董卓:……
東漢袁紹:共討董卓惡賊!!!
大明朱八八:實際上,從這時候開始,老劉家的皇帝,存在感就不那么強了!
大漢·位面之子·劉秀:???扎心了…
大宋某紈绔少年:這時候開始,就是群雄逐鹿,瓜分漢朝了…
大明某吃瓜群眾:三國也是由此拉開序幕吧!?
……
此刻的東漢時空
劉秀捏了捏眉心,心間涌動著一股難以舒緩的煩躁之意。
他可算知道,為何宋朝祖宗常常說他們,被不孝子孫給氣吐血了!
可東漢后來的時局,又不只是因為不孝子孫,掌握大權的地方豪族或者是末年的皇權旁落……
如今東漢初年,群臣的建議,他不知要不要繼續下去?
罷了,還是在想想吧,他怎么能管的到百余年后的事,任何一個選擇都可能產生千變萬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