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時空之中,眾人才發現,總以為有了小光屏,大家的距離好像很靠近。
但實際上,彼此之間可能會相距千年。
想到這里,又覺得有些遺憾。
緊接著林可又繼續開口:“所以有了這樣的情況,益州牧劉璋就處死了張松,因為這一點,劉備和劉璋之間的關系宣告決裂。”
“在這時候,龐統就戰略問題,特地向劉備獻上了三條密計:
“首先就是要挑選精兵,然后晝夜兼行地直接偷襲成都,如此可以一舉做到,此為上計計也;
“其次,楊懷、高沛這二人都是蜀中名將,其手下有精銳部隊,還是據守關頭的那種,所以我們不能硬碰硬,但可以假裝要回荊州,吸引他們輕騎來見,如此,就將其擒殺,然后進兵成都,這事為中計;
“最后一條,咱們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這條就為下計,倘若猶豫不前,必定會有大難,不能在這個地方久留了。”
“在這三條之中,劉備認為中計是有道理的,打算依計而行。“
“龐統,還是很有能力的,所以這條計謀,也順利進行了。”
”于是斬殺楊懷、高沛,很快就揮兵直指成都,這一路勢不可擋,他們所經過的地方都順利攻克,好像沒受到沒收到什么阻撓,所以很快便打到了涪城。”
眾人聽到此處,這是雙方決裂了吧!沒想到就這么打了起來!!
“而建安十八年,益州從事鄭度聽到了劉備起兵的消息,意識到事情大條了,馬上就對劉璋說:
劉備孤軍深入,遠道而來,他部下的士兵根本不到一萬人,而且這些人其中又有將士,并未全心歸附他,再加上他軍隊里頭還沒有糧食輜重,他這個問題不解決,還這么打呀!
“所以這就代表他只能靠搶掠田野的莊稼為食物,咱們最好的辦法就是斷他的糧食,讓巴西與梓潼,兩地境內的百姓全部驅趕到內水和涪水以西,
把然后,就把巴西與梓潼倉庫中的糧食物資以及田野里的莊稼全部燒毀掉
最后咱們再高壘深溝,堅守不出,如果劉備率軍前來挑戰,咱們不出,沒吃的,又沒有莊稼,所以不超過一百天,必然會自動撤退,
等到那時候,咱們再出擊,一定能活捉劉備這一條計謀,還是很可行的,但是劉璋這個人,騙他的張松呢,要聽,這計策呢,不聽!!!”
“所以當劉備聽到風聲后,還很著急,但法正很了解他前領導,所以告知給劉備說:
劉璋最終不會采用鄭度的計策,您把心放好好的就行。
事實,果然如此,劉璋對部下就說:“我聽過過抵抗敵人來保護百姓;從未聽說要遷徙百姓來躲避敵人的。”
大宋趙匡胤:完了,錯過正確答案了!
大唐李二鳳:確實,看來底下人應該了解他的!
大明某吃瓜群眾:也難怪,沒打過劉備,這有主意不聽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