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的話猶如扔下了一顆炸彈,炸的人腦袋懵懵,三國以前時期的人,紛紛不敢置信,什么叫作近乎絕境的災難???
難道,除了漢末,還有更大的災難在等著,是人禍…還是司馬家引來的…
此時此刻,屏幕前的人們渾身顫栗,不由自主的升起一陣寒意,就算是想起那段記載的其他人,都覺得頭皮發麻…
而身處亂世的曹操、劉備、孫策等人,早已見過民間尸橫遍野的慘狀。
根本沒料到,吞并魏蜀吳的司馬家,天下根本沒迎來安穩,反而掀起更大的動亂。
……
林可繼續開口:“而過不久,三國就各自迎來最后的結局。”
“首先是蜀漢,自丞相諸葛亮離世,劉禪就不再設立丞相一職,所以國事交由尚書令一職位。”
“當時即由蔣琬交替,以安穩民心為重,自然沒有發動多次的北伐,盡管說曹魏方面內亂已經出現了苗頭,但蜀漢比起曹魏,還是打不了。”
“不久,曹爽入蜀大敗,蔣琬身體出現問題,交權于費袆,這時候的蜀漢是停下了北伐的,但姜維提出過興兵大舉。”
“不過被費袆所反對,反對的理由便是,丞相在時,都沒能做到北伐,何況是如今的咱們呢,說到底還是蜀漢的國力支撐不起再大的戰爭了。”
大明某吃瓜群眾:哦懂了!家里沒礦了!!!
“而蔣琬去世以后,劉禪自攝國事,身邊又有黃皓的奸宦弄權,更是隨著費袆的離開而變得肆無忌憚。”
“這和東漢末年,宦官干政有什么區別呢?!”
劉備:完蛋玩意兒!敗家了!
“不過,這段時間的蜀漢,猶如老虎不在家,猴子稱霸王,還有一個人,有著他的理想,盡管笑說他這輩子并沒有見過劉備,可先主的志向,他獻出了一生。”
“亡國之君啊,有人魂斷歪脖子樹,也有人北上旅游,也有人笑談樂不思蜀,可為蜀漢這個小國,劃上最后結局的,卻是大將軍姜維。”
大明崇禎:………
徽欽二帝:?????憋說了…
“只不過,和丞相不同的是,諸葛亮[躬耕于南陽],他的北伐是有支撐的,內政后勤是有一手的,姜維不擅內政,也有評價他頻繁北伐,窮兵黷武之類的。”
“在公元253年至257年,姜維數次征戰,勝負有輸有贏,不過蜀漢內部,譙周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仇國論》。”
“核心是影射蜀漢和曹魏,一個弱國,又頻繁的發動戰爭,能動得了那大國嘛,這就動搖了一些人的心。”
“而且蜀漢政權的核心理念便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按此說來,便是否定了蜀漢的那一套,但現實來講,蜀漢確實國力跟不上,姜維的北伐。”
“至于譙周,評價有好有壞,但江湖人稱帶頭投降大哥,給誰投降,咱不說各位心里也有數。”
“所以,蜀漢也要落下帷幕了,三國從存在時間來看,還是吳老二行啊,他東吳集團還是到了西晉時期才倒閉了。”
蜀漢所有人:(′°Δ°`)投降???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