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即便宋仁宗趙禎早就聽過桓溫一事,也難掩吃驚之色,好家伙,裝都不裝了,這種執行力,干啥不行?!
非要行廢立之事,就真想遺臭萬年?還是那般理由,真皇嗣都變成他人子,狗血啊!太狗血了!
同為男子,又是同一份行當,他對此,表示深深的同情!
殺人不過頭點地,這招太狠了,蝦仁豬心啊,若是昔日的司馬懿,得知大半輩子籌謀,其后代落一個皇權不振的結果,不知可會后悔…
西漢時期,霍去病一臉“這都可以”,他是該稱贊光弟,非一般的權臣經驗,還是該感嘆司馬奕太倒霉,居然碰上這種理由!
此時,尚還年少的霍光,連連擺手,他可不是這樣的人!
就算要找理由,也該是正當理由,而不是這么離譜!娃都生了還推脫是假的皇嗣!
西晉初年,司馬炎也覺得此事,甚為離譜,太荒謬了!
不對,這發展是不是太魔幻了,東晉居然演變成權臣廢帝了!
不是!?你把我晉當仇人整啊!!?
………
“廢帝這件事,前有古人,后人學之,方式方法,早有人演示過了,桓溫會抄作業就行。”
桓溫:不會?我有霍光傳!
“于是時任太后的褚蒜子,收到了桓大司馬的[建議皇帝換人]的同意書。”
“太后沒折騰,廢帝的流程又走了一步,接下來桓溫廢司馬奕,立會稽王司馬昱為帝,是為晉簡文帝。”
“當然,廢帝一事,通常跟著謀反,大大的野心,朝野上下不少人表示反對。“
”比如說司馬昱的其他兄弟,殷家或者穎川庾家,所以桓溫緊隨其后的便是排除異己,統統都清算了一遍。”
“這時侯,看上去桓溫權勢滔天,可不要忘了,東晉開國以來,不論有沒有權臣,代表皇權的司馬家,都沒什么存在感。“
司馬家:扎心了!老鐵!
”門閥士族一直都在,比如說王庾桓謝的最后一家,是怎么走上前的。”
“另一方面,司馬昱總共沒待兩年,就要病重去世了,給桓溫的遺詔,是叫他輔政,如榜樣諸葛亮、王導。”
“至于桓溫,他的野心,在司馬昱崩逝以后,就沒可能了,人不在中央,也不在司馬昱跟前,想攝政也攝不了!”
“于是,順利太子司馬曜即位,是為晉孝武帝,公元373年,桓溫帶兵進京,京中流言四起,他此舉意為顛覆晉朝。”
“沒有多久,桓溫祭拜完簡文帝,就一病不起,魔法晉書目錄中更離譜,他瞅見先帝司馬昱了。“
”不過咱還是得講科學,不管如何,桓溫病重了,人生最后的歲月里,他一直在等,朝廷完成加九錫的工作。”
只是,朝廷借故拖延,他始終等不到那道詔書了,就在公元373年七月十四日,東晉大司馬桓溫去世,享年六十二。”
“他去后,兵權交給桓沖,南郡公的爵位則是由桓玄繼任,記住這個小子,他將來也造反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