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四年的朱允炆,只覺得這一句不是什么好話,也對,四叔既已登得大統,又豈會放過他!
跟著他一起造反的人,若是沒有一個好理由,又如何站得住腳,做一回靖難功臣!
可惜啊,四叔,你拼命想要抹去的四年,最終不還是人盡皆知,不還是被乖巧子孫,定了成祖的廟號!
朱允炆一想到,四叔兢兢業業,干了一輩子,結果撈到這么一個名頭,大概會氣得暴跳如雷,這畫面倒是,讓他緩和了惆悵的心緒。
只不過,他將來是真的很蠢嗎???
.......
回到直播間。
“說了這么久,也該進入靖難之役的重點了,咱們的主角朱棣,能成功,離不開他背后的一個男人—道衍和尚姚廣孝。”
征北大將軍judy:咱的軍師!
“簡單介紹下,這位大師,他是個和尚,但拜道士為師,學得是陰陽數術,精通儒,佛,道諸家之學。”
朱元璋冷哼,一個和尚,學得這么雜,歪門邪道!
“有人稱他為黑衣宰相,也有人稱他為一代妖僧,之所以有這般天差地別的評價,和他是,靖難之役的主策劃分不開。"
李世民感嘆,不知和李淳風相比,誰更勝一籌?!
黑衣宰相姚廣孝:?!
“當然了,朱棣能有這這個人才,還是老朱送來的,順便扯一句,朱棣的奉天靖難,也多虧老朱的一條祖訓。“
”即朝中若有奸臣作亂,諸王可移文中央捉拿奸臣,如果得奉天子密詔,諸位藩王就可領兵“靖難”,撥亂反正。”
“如此看來,老朱為judy的造反事業,其實也能勉強算是添了一把火!”
朱元璋:“……”
與此同時的大明洪武十三年,朱棣聞言,眼睛一亮,他爹愛他!頓時感覺因為永樂挨的打都不疼了!
以后,他也要把這條記到史書里!
其余皇子一看,氣麻了,還有臉笑,笑個屁兒!哼,篡改史書(抹黑兄弟),他們出手也是師出有名!
朱棣:(?????)打人,不打臉!
……
“不過,他倆的見面還得從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的葬禮上說起。”
尚還健在的馬皇后:“……”
“馬皇后的去世,老朱很傷心,便下令讓諸位皇子,從封地趕回來,并且挑選完高僧再走,由此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好巧不巧的,朱棣的高僧隨侍人選,就是日后的黑衣宰相—姚廣孝。”
“當時,姚廣孝曾對朱棣言:大王,貧僧給你一頂白帽子戴,如何?”
“朱棣是燕王,王上加白,便是皇,不過這件事,大概率是假的,不說太子還在,這段記載最早出自朱當沔《靖難功臣錄》,流傳于明中后期。”
“此書距離永樂,也有不少年了,這種私密又大膽的話,怎么可能被旁人知曉!充其量是民間傳說的野史吧!”
征北大將軍judy:后世人,講你祖宗,用詞要謹慎!什么叫私密又大膽??
大唐程咬金:這和尚牛逼哇!怪不得人稱妖僧!!
大明朱八八:你娘剛去世,你就談這個@征北大將軍judy!你大哥還在呢!
征北大將軍judy:污蔑!赤裸裸的污蔑!!
大漢劉豬豬:朕懂!野史真不真的另說,但勝在足夠狂野!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