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時空,耿炳文、李景隆等人均被朱元璋,叫到了宮里。
李景隆戰戰兢兢,耿炳文面色灰敗,他是被后浪拍在地上了。
朱元璋一見,心里有數,耿炳文的能力他知道,老四一步又一步,以少勝多,老耿輸的不冤枉。
轉頭又瞪了眼朱允炆、李景隆,此刻他腦子里不知怎么就出現了臥龍鳳雛一詞。
五十萬,特么又是五十萬,他是不是跟這有仇,什么樣的仗需要用到這么多兵力!
特么的這鱉孫,老朱忍不了,孩子做錯事,該揍就得揍。
被哐哐亂揍的朱允炆&李景隆:丸辣!被釘在恥辱柱上了!
……
“五十萬人,能不能壓死朱棣,當時的建文,大概也不清楚。“
”但老朱,給他孫子留的家底,屬實太厚了一點,前面的十多萬,后來的五十萬,那是說給就給啊!”
“可惜時也命也,各路兵馬,集結完畢,雷霆之勢,朝著北平進發。“
”當時北平附近的藩王還有谷王,遼王,以及老熟人寧王,除了寧王有點叛逆,其余二人都逃到了應天。“
”怪不得寧王后人,會在正德朝造反,合著叛逆也是有點隨根的!”
朱厚照:“……”
“話又說回來,靖難之役打了四年,不是那么簡單就結束的。“
”根據《明史》等史料記載,其中有不少人,給朱棣通風報信,還有給他開大門,燕王的人格魅力也不容小覷。“
”但建文元年九月的朱棣,獲知李景隆的信息,也十分煩惱。”
“差點忘了,李景隆到山東德州,就收集耿炳文的額潰兵,進駐河間。“
”在那之前,關于耿炳文的結局,《明史》中雖然說活到了永樂初年,還干了和藍玉等武將一樣的事才自戕。”
“但這個人,本來就低調,否則也不會活過洪武大逃殺,所以也有另外的說法,老耿早在真定一戰就去世了。“
”他的副將如張保,特別是顧成,受燕王禮遇,還被派到朱胖胖那守北平,一直活到了八十五,算是高壽了!”
與此同時的耿炳文:!!!
聽這后世人的意思是,他老耿被副將出賣了!!!
轉念又想,六十多歲,大大小小的戰役也都參與過,他老耿也活夠本了!
但心里這氣,它怎么就是不消啊!
有點不爽的耿炳文,瞅著領導朱元璋不放,那表情好似在說:管管你兒子!
接收到信息的老朱:別整這死動靜!
該說不說,都是逆子逆孫!
老四個癟犢子!篡改史料沒完了!
……
回到直播間。
“而大明第一代戰神李景隆,是開國名將李文忠的兒子,《明史》里邊說他,讀書棒,眉目疏秀,總之這人行!”
“但朱棣,對于超他數倍的兵力,在創業團伙開會的時候,卻說李景隆不過一紈绔子弟,不成氣候!”
“不過,他自己也上過戰場,雖然沒有指揮過五十萬,但可能連他父親老朱,都沒有指揮過五十萬大軍,這其中的調度如何,就不是一個小問題。”
王翦:行,怎么不行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