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真定兵團方面,少了大名、廣平兩條主要補給線,確是有一定壓力,另外加上又又敗了,士氣一再低迷,竟出現逃兵現象。”
“不過,還沒到了絕路,畢竟主線沒了,還有支線,朱允炆也不是個喜歡克扣糧草的老板。“
”所以平安,派出了中央軍游騎,對燕軍的運糧小隊,實施了截擊,拿來吧你就!”
“就在這個關口,坐鎮大后方的中央朝廷,聽說又又又輸了,一個個都不知道該說啥了!“
”要兵,每回都是數十萬數十萬的送,也沒干擾他們作戰,更沒奸臣對兵將傷害,怎么就是打不過燕王呢!”
某些犯過以上之事的君王(心虛了):……
“于是,建文決定,和他的四叔和談,怎么說呢,朱允炆有點叔侄情,但不多,巧了!他四叔,也一樣!所以雙方愉快地達成了一致!”
萬朝眾人:???
另一時空中,朱允炆,恰好對上了他四叔,似笑非笑的眼神,雙方一交匯,彼此眼底都寫滿了兩個字:不信!
“不是達成和談的一致性,而是彼此都認為,這扯淡的和談若能成,母豬都能上樹!而且!這都能談成的話,前面那些尸橫遍野算什么,算他們倒霉嘛!?”
朱允炆&朱棣(互相嫌棄):tui!滾!
“不過,燕王倒是和朱允炆談了幾次,反正意思還是那些,大侄子會當皇帝嘛!不會!身邊有奸臣小人嘛!有的!叔叔干得這些事,是為自己么?不是!允炆不怕,都放著叔叔來干!”
“朱允炆看了,怕是臉上笑嘻嘻,心里mmp,畢竟如今,燕王又不著急,和談,那就先談著唄!”
“在這段時間里,雙方都沒閑著,因為真定兵團那邊,屢次派游騎出來截擊,讓judy很生氣,比如說有一回燕軍的都指揮使張彬都被抓了。“
”但燕軍也扳過一局,甚至還從官軍那邊繳獲了朝廷的調令,原來建文,預備讓平安他們,放棄真定,然后和德州的盛庸、何福相匯合。”
“燕王一看,表示大侄子你不厚道啊,怎么坑起四叔,手不軟!既然這樣,就別怪叔叔我,教你做人啦!”
朱允炆:四叔別說得,你好像沒做什么一樣!!!
“于是乎,朱棣打上了德州糧草的主意,派出了李遠等人,帶著一幫小弟,換一套衣服,假裝是為官軍輸送袍鎧的漢子。”
“從濟寧、沙河、沛縣等地,愣是沒有人發現,結果非常明了,他們火燒了漕運糧船,斷了德州糧草!”
“當然,官軍又不傻子,光看著糧船被燒不行動,又沒到跳槽時刻,自然和燕軍爆發了一戰,這次行動的官軍將領名為袁宇,結果被李遠打敗。”
“看了一眼李遠的戰績,這人確實厲害,到建文四年,再戰官軍,依然勝利。“
”既然中央軍努力過,那就別怪燕軍笑納了,judy的這一手,可真是,戳到了德州的大傷口。”
“說起來,明朝的漕運、水師也十分發達,老朱可能是從鄱陽湖之戰中深有體會,judy稱帝后,還發展航海。”
“對了,鄭和還從非洲,給judy帶回了一頭“麒麟”,當我初次見到這幅畫的時候,也驚呆了!”
林可搗鼓了幾下,眾人眼前出現一幅畫,上邊的動物很是高大,脖子還頎長,身上布滿紋路。
其余時空的讀書人,對于麒麟的印象,還停留在山海經中的描寫,從未想過,是這樣一個動物!
那個叫麒麟的瑞獸,從此在他們心中的形象,變了!!!
而許多的百姓,只知麒麟是瑞獸,不知其形象,如今可算是有實感了!
“這頭麒麟,后世稱呼它為長頸鹿,顧名思義很好理解,而鄭和將它帶回來,是因為當地音譯類似“麒麟”,以為發現了祥瑞,就把他給抓了當禮物送給judy。”
“總之,judy很高興,出現了祥瑞,不就更能說明爹娘在天上保佑他,每戰必勝,然后他當皇帝,遷都,都是順應天意!”
“他才不是搶了大侄子的皇位呢,明明是他爹,在洪武三十五年,傳位給他的!”
萬朝眾人:(?????)??-確實像他干得出來的事!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