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屏幕的另一端,一名小將忍不住驚呼:“他們還真敢站啊!”
卻又明了,想來平時燕王對下屬,必定不錯,如此,才不覺得,站了相反的隊,也不會受到懲處。
宋朝時人頗覺有趣,竟還有人站中間,如此特立獨行,實在意外。
但又從整場靖難里窺見,人稱軍師,策劃師的姚廣孝,身影寥寥,反倒是燕王本人,屢次險象環生,不敢也不能行差踏錯。
所以小弟們,聽你們老大的準沒錯!
.....
“燕王的計劃不難理解,從宿州到靈璧,朝廷軍如今全靠一股意志在硬撐,不趁著他沒糧的時候,耗死他們。”
“反而要渡河休整后再對付,,萬一讓朝廷軍得到補給,前面燕王和何福那些緊追不舍,豈不是白忙活了?!”
“自覺解決掉燕軍內部反對意見的燕王,不想給朝廷軍補充糧草的機會,立馬就派來劉江,朱榮去探探底,看看糧道附近,有沒有送糧的。”
“這一看不要緊,朱允炆這小子真實在,有新的糧草,他是真往前線送,就這一點,拋開別的不談,就能超過好多人了。”
朱允炆:我謝謝你的夸獎。
“而收到風聲的燕王,心知決戰時刻已來,若是截擊這批補給,那得不到補給的朝廷軍,必然會軍心潰散。”
“據偵查得知,朝廷派出的這支運糧隊伍,包括負責押送的民夫等,總共五萬余人,可惜距離朝廷軍扎營的靈璧還有一段,出現在泗州一帶。”
“如無意外,這大概是建文朝的最后一波補給了,因為他本人也快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
“為了這批補給,朝廷軍特地派出吳杰,陳暉,平安三人統率六萬的步騎兵迎接。“
”這邊何福剛有分兵,那邊燕王也有新動作,他打算乘機一舉擊潰朝廷軍,打敗了何福,后面的事就簡單了。”
“朱棣一把定輸贏,傾巢而出,針對朝廷軍的策略早已想好。“
”第一個小分隊朱能,李彬等人,率一萬人,在靈璧大營門口,阻攔何福,出來援助運糧的隊伍。”
“第二個隊伍,由燕王本人帶領騎兵,夾擊平安兩側,還有一支步兵小隊,等到戰局僵持,他們再出來痛擊運糧隊,”
“最后一支小隊,則是由朱高煦,張武帶隊,埋伏在樹林,必要時候,給予致命一擊。”
“其實這場爭斗,勝負已分,朝廷軍糧草不繼,已經很久,judy還派人搗亂,阻礙朝廷軍砍柴打獵,糧草對于他們重中之重,再失一次,他們翻盤的機會極小。”
“就像這次,朝廷軍雖然將糧草放在陣型中央,整整六萬人保護,但很可惜,還有十幾里就碰上了燕軍主力,平安,陳暉等人自然拼命廝殺,盡量護住中間的輜重、民夫等人。”
“隨著燕王一支一支小隊的出現,中央軍情況不容樂觀。“
”就在這時候,何福領著重兵,沖破朱能防線,前來救援,但是吧,兇猛的漢王金豆子來了,他一出現,立馬就沖斷了中央軍的陣型。”
漢王·金豆子朱高煦:?'?'?…如果前綴不加金豆子更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