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老朱家的熱鬧,劉邦聽得,不禁笑出了聲:“哎呦,哪家的皇帝,被后代文人蛐蛐,還變得有模有樣的!”
“朱老四真有才啊!把死了幾年的爹拉出來,傳他位,咋想出來的!哎呦笑死!”
呂雉在一旁翻了白眼,笑得這么大聲,又不是沒人寫他老劉家。
蕭何頗為無奈,好吧,他們這兒確實很難看見,文人為了讓文官傲骨錚錚,給皇帝編小料的!
大明永樂年間,朱棣氣得大罵:“誰寫得這玩意兒,都說他們幾個是奸臣,朕他娘的還非要他寫詔書?”
“朕腦袋被門夾了,都干不出這事來!”
朱高熾咳了咳:“文人的筆向來如此,爹您又何必,和他們一般見識?”
一聽這話,朱高煦不同意了,他可沒忘大侄子,把他英勇的形象刪了大半,氣道:
“大哥,敢情不是你被吐槽,將心比心,難道你不氣,將你移出太廟的那小子?”
朱高熾被噎了下,氣,怎么不氣!又不當面拉出來揍一頓,氣著自己,不值得!
可他爹的這個,那寫得文人不是一個兩個,何況不在這時,抓也抓不夠。
兒子的話,朱棣聽了,但也不耽誤他氣大兒,沒多待上幾年再走,又氣次子,和瞻基兵戎相見
……
“除此以外呢,方孝孺在明史列傳里,其實是在家中或者城中躲藏,被燕軍給生擒的,不存在什么judy非要他寫詔書,不寫還誅十族。”
“而傳播的最廣的那一段,還是明成華時期開始,直到清中期,這里面還能看見:
“姚廣孝,他服方孝孺啊,必須推薦給judy,還不能干掉方孝孺,因為他沒了,天下讀書人的種子就斷絕啦!”
方孝孺以后的讀書人:啊!?那我等算什么???
天下讀書人何其多,聽過這話,其余時空的他們,大為震驚。
再厚顏無恥,也不能隨意地將一人,比喻成天下讀書人的種子啊!?
他有多少地能耐啊,如后輩所云,既沒有守衛皇帝,做不到忠君,又無錚錚傲骨,愿為國犧牲,如何能稱其為[天下讀書郎的火種]!
“關鍵是,朱棣幾次要建文誅殺的奸臣,他打著口號要除奸惡的人,是不是以建文三傻打頭?”
“這是不是相當于,我費盡千辛萬苦,一路從北平打進應天,擺明了要干掉那幾人,結果畫面一轉,我呢,不抓啦,還尊敬他,給咱寫個詔書,好不啦!?”
征北大將軍judy:我……&@?…這個暴脾氣…@&?…
“judy不是傻子,而且他早就列好了一份奸臣榜,在上邊的一部分建文朝臣,即主要的人犯都會收到一份,由大明永樂集團發放的盒飯一份。”
建文朝臣:“……”
“比如齊泰、黃子澄等的著名建文朝臣,以及被他們連累的親族或是門生,那是躲不了的。“
”總體來說,主要是抄家或流放,又或者是下去見太祖等等,不過也別擔心,等到明仁宗朱高熾,大部分人會被赦免。”
建文朝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