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傳訊板子,徐言又抬起頭,“貴客說的改良,是想要什么效果的改良。”
張子和說道,“這種板子是以前我們定做的,只是現在因為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原來傳訊距離是三十五丈左右,現在需要提升五丈,如果可以降低能量消耗那就更好了。”
“這樣啊”,徐言明白了對方的要求,心中快速思考著。目前看到這板子的情況,的確是有改良的余地,但具體能改良多少,因為對板子不太了解,所以不好說。確認了自己的情況之后,徐言斟酌一下,說道,“這板子倒確實可以改進,不過,能不能達到您的要求,還真不好說,我也沒有太大把握。”
張子和聽到可以改進,就已經是眼前一亮,連忙說道,“沒關系,只要能改進就好,不瞞你說,我找了好多地方,都說沒法弄了。就你這里,還可以改進,就算達不到理想效果,總歸比現在好。”
徐言沒想到居然是這樣,當然這也難怪。對于大多數事情,都是說比做容易,知道比做到簡單。正如這傳訊板子,很多人都知道是干什么的,但讓他們買一個,可真不舍得。至于這改良之法當然也是如此,都知道好的傳訊板子能傳訊百余丈,但那是最好的東西,像白沙鎮這種邊陲小鎮,怎么可能有這么好的手藝,也難怪張子和跑了很多地方,都說沒辦法了。
雖然說可以改進,但具體如何改進,徐言還是需要進一步下功夫去研究。萬幸,仗著這雙可以極致觀察的眼睛,徐言倒是可以看到常人看不清楚的細節,這才有了幾分改進余地。
商討之后,張子和將兩個通訊板子留在了徐言這里,而徐言則為他寫了一個收據,以做證據。板子的改良不是一下子的事情,當然對方也不是非常著急,急也沒有用,所以留這里一個,讓徐掌柜想想辦法,也是正常的行為。
張子和離開,當然是又去找其他的地方有沒有可能改進。而徐言則是拿著傳訊板子開始研究如何改進。
在改進之前,自然要先檢查一下現在它的傳訊距離和能量消耗。當徐言放下東西,去倉庫找材料的時候,好奇的陳蘭和白玉梅眼看著徐言身影消失,立刻撲上去,一人一個,然后拉開距離,探索起來這個從未玩過的東西。就連景非等人都忍不住,一邊心不在焉地干活,一邊偷偷看著這個東西,手里的活幾次都差點做錯。
當徐言返回來的時候,她們兩人還在樂此不疲地玩著。擔心東西損壞,徐言連忙說道,“你們小心點,這可不是咱們的,是客戶的東西,別弄壞了。”兩人這才依依不舍地回來,將東西放下。
看到她們如此喜歡這個東西,徐言心中一動,看來這東西確實有前景啊,如果能做到降低成本,就算效果下降,應該也有不錯的市場。只是這東西已經是介于修者和普通人之間的檔次,屬于是富貴之家才能消費的東西,如何降低成本,是一個很麻煩很長遠要做的工作。況且,當前的最大難題是還沒有能夠制作。說是改良,其實是在成品的基礎上,二次加工。也就是說,徐言并沒有能夠獨立制作的能力,東西常見和制作方法簡單是兩回事,現在只是在對方提供的東西上進行改造而已,若想自己獨立制作新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