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的下午,香江四季酒店。
楊鳴站在落地窗前,手里夾著煙,窗外的天空灰蒙蒙的,海面上泛著暗光。
他已經在這個套房待了一周。
沒見麻子,沒見柴峰,也沒去鏡像影業。
蔡鋒和劉志學每天會來一次,匯報香江這邊的情況,然后離開。
他們知道,楊鳴在想事情。
楊鳴確實在想。
從阿聯酋回來后,他腦子里一直盤旋著一個問題,劉特作的真實目的是什么?
他不相信這世界上有無緣無故的好。
從認識劉特作開始,對方做的每件事看似是雙方各取所需,可實際受益人卻是楊鳴。
借貸三點五億,通過信托公司打款,年利率控制在百分之八以內。
劉特作說,他需要通過楊鳴把海外的一部分錢轉到香江,這是互惠互利。
聽起來合情合理。
但楊鳴不信。
三點五億不是小數目。
按照約定,楊鳴每年還一部分本息,等鏡像影業正式上市后全部結清。
這個周期至少要一年半到兩年,如果中間出現什么問題,甚至會更長。
中間變數太多,上市可能延期,市場可能波動,鏡像的估值可能不如預期。
劉特作是個極聰明的人,他不可能看不到這些風險。
可他還是借了。
楊鳴掐滅煙頭,走回沙發坐下。
茶幾上放著一個打火機和一包煙,還有幾份文件。
那是柴峰整理的飛揚影視收購進度報告,他看了一眼就放在那兒了。
他現在想的不是收購,是劉特作。
借貸這件事還能解釋成“風險投資”。
畢竟劉特作手上有錢,三點五億對他來說不算致命損失。
但第二件事就完全說不通了。
王儲代理人。
劉特作把他介紹給哈立德王儲,讓他做表面上投資香江、實際上幫王儲轉移家族資金的白手套。
按照約定,王儲拿七成,楊鳴拿三成。
而劉特作提出要分楊鳴所得的一半,也就是百分之一點五。
聽起來劉特作是中間人,賺個介紹費。
但楊鳴覺得不對。
劉特作現在是被國際執法隊通緝的逃犯。
他卷入一馬基金四十五億美金的詐騙案,漂亮國司法部已經起訴他,馬來西亞也在追查。
他現在用假護照藏在香江,每一步都要小心。
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要摻和王儲轉移資金的事?
這件事的風險遠遠大于百分之一點五的收益。
一旦暴露,不只是錢的問題。
劉特作再聰明,也不至于為了這點“介紹費”去冒這種險。
除非他有別的目的。
楊鳴點了根煙,靠在沙發上。
他想了很多種可能。
第一種,劉特作想控制他。
通過借貸和王儲這兩條線,把自己綁在他的戰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