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老和陶老并沒有故弄玄虛,關于等離子弧反應堆的事情,以他們的身份和地位,自然是早有耳聞。
九州國總部科研院的專家們也都在潛心研究這一領域,不過,他們的進展顯然沒有楊俠這邊迅速。
“說實話,我們國內也有團隊在專門研究這個,但目前還只是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他們主要關注的是壓縮能量反應倉這個部分。”
“就是不知道基地現在的研究進展到哪一步了。既然林先生都這么說了,難道說……”許老和陶老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
他們剛才雖然參觀了等離子弧反應堆裝置,但卻無法確定具體的進展程度,畢竟研究所里也有類似的裝置,這些都不是肉眼能夠輕易判斷的。
因此,他們下意識地認為基地可能還在摸索階段。
畢竟,全球范圍內有不少實驗研究所都在研究等離子弧反應堆,但一直都沒有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然而,楊俠的話卻給他們帶來了一種即將完成的預感。
否則,楊俠也不會主動提起這個話題。兩位老將軍此刻的激動心情,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他們一路經歷六國談判,爭取到了那么多的預算,但此刻的激動程度卻遠遠超過了那時。
因為,金錢再多也無法直接轉化為高科技設備。有錢的勢力雖然不少,但真正掌握最前沿技術的卻是寥寥無幾。他們滿懷期待地看著楊俠,眼中充滿了熱情和期待,想要親自確認這件事的真實性。
如果楊俠的基地真的成功搭建了等離子弧反應堆,那么對于整個地球的科研水平來說,這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里程碑!
至少,按照九州國專家們的預測,他們至少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在這項技術上取得相對成熟的成果。
而九州國研究所的速度在國際上已經是名列前茅的了。
由此可以推斷出,想要看到真正意義上的等離子弧反應堆,至少還需要二三十年的時間。
然而,以楊俠的性格來看,他既然提前說了這話,那么肯定是胸有成竹了。許老和陶老估計,今年內他們就有可能見到這一成果。
這項技術絕對會比之前的超級軍艦、衛星、麒麟ak47等更加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各地的科學家都會爭相前來一睹為快。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器械師、設計師將楊俠視為自己的偶像了,甚至有人愿意出高價求學或者去基地參觀。
當然,這些私信都被楊俠當作垃圾信息處理掉了,他并沒有收徒的打算。
即使真的要找徒弟,他也會從普萊斯等人中選擇,因為他們是最合適的人選。
不過,普萊斯等人對研發方面的興趣并不大,他們更喜歡戰斗,喜歡開著楊俠發明的新型武器去碾壓別人。
楊俠也沒有強迫他們必須做什么。基地上不需要人工操作,有系統可以實現全自動化。研發方面的事情,他一個人就可以全部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