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是四菜一湯,有季儒卿點名的青椒肉絲,其余的幾道是常見不過的家常菜,一碗紫菜肉丸粉絲湯。
坐下時季儒卿得以有空看清對面兩人的模樣,姚媽媽是個胖胖的女人,她的臉上因常年操勞堆積出深層的皺紋。
坐在她旁邊的姚爸爸疏于打理頭發索性剃成寸頭,皮膚在工地上的風吹日曬變得粗糙,脊背隨著年齡增長下沉。
對于季儒卿而言并不多見,她接觸的人光鮮亮麗,連吳阿姨也保持著富態的形象。
“叔叔好。”季儒卿不忘打招呼。
“你好你好,多吃點。”姚爸爸在家扮演著沉悶,不愛說話,有客人到訪才多說幾句的形象。
姚相理給季儒卿夾菜:“你點名的青椒肉絲,快嘗嘗,和飯店比怎么樣?”
季儒卿夾了幾根送入口中,細細咀嚼品嘗過后贊不絕口:“好吃,比飯店好吃。”
“就知道你喜歡,肉是我用調料腌制過一遍的,煎后嘎嘣脆。”姚相理分享她的心得。
“那我可得多吃點了。”季儒卿捧著蓬松香軟的米飯,粒粒飽滿吃了幾大口。
“多吃點多吃點,別人可沒有這個待遇哦。”
“榮幸之至。”
飯局到了中旬,吃的半飽,開啟了拉家常模式。
“感謝小季同學,來敬你一杯飲料,姚姚的進步你功不可沒。”姚媽媽端起一次性塑料杯,里面是營養快線。
“謝謝阿姨,我只是起到了輔助性作用,最主要的還是她自己。”季儒卿也端起杯子和她輕輕碰了碰。
“當然,在我和阿卿的不懈努力之下換來的。”姚相理加入了她們的碰杯。
“真棒,繼續保持。”姚媽媽看向姚相理的眼里有驕傲和感動。
“我可是要和阿卿并肩的。”姚相理胸懷大志。
“已經并肩了。”季儒卿和她碰碰肩膀,最快捷的方式。
“不夠,要全方位的并肩。”姚相理開始規劃未來:“我們要考同一所大學。”
“哦!”姚媽媽順著她的話往下問:“想考哪里?”
季儒卿沒想好:“我還不知道。”未來的事說不準。
姚相理有了方向:“我想考昌大。”
昌大啊,季儒卿沒了解過,但也聽過它的赫赫威名:“加油。”
一想到昌城就想起了那是她的半個家,季儒卿想去北方城市,江北省不錯。
“話說阿卿老家是昌城的吧。”姚相理想起。
“對、對啊,但是很久沒回去了。”季儒卿壓根就是只待過一個禮拜。
“這樣啊。”姚相理希望能和她去同一個學校,奈何季儒卿沒有想法。
“還早著呢,現在別給自己太大壓力。”比起成績,姚媽媽在乎的是姚相理的身心健康。
季儒卿默不作聲吃著飯,碗里突然多了一個雞腿,是姚媽媽夾來的:“長身體的時候,一人一個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