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山。”孫號迫不及待想要征服它,“咱們以前研學的時候爬的那能叫山嗎,頂多一個小土包。”
“你猜為什么叫研學不叫春游。”季儒卿掏出收縮登山杖以備不時之需,“那是為了讓你體驗當地的人文底蘊,不是讓你爬山的。”
“可是那個山我也爬了好久。”姚相理上知天文下肢癱瘓,“最后爬不動,只好在飯店里休息,不過那個嬢嬢做的泉水雞好好吃。”
“我說你怎么爬一半人不見了,我們還苦苦跟著導游乘風破浪。”季儒卿對于那次研學唯一懷念的只有當地美食,吃不完順便打包帶走。
孫號打斷她們聊天,催促她們快走:“走了走了,不然以小姚的速度,五一結束還沒爬完。”
季儒卿添油加醋:“幸好當年去西天取經的不是你。”
姚相理反駁:“我要是有白龍馬我也跑得快。”
爬了大概有五百個臺階,季儒卿臉不紅氣不喘,呼吸穩定,但有人似乎不太好。
姚相理靠在石頭上喘氣,已經夠了,很不容易了,對她來說是質的飛躍。
孫號在一旁瘋狂獻殷勤:“沒事,咱們有的是時間爬。累不累啊,喝口水,吃條士力架做回自己。正所謂走走停停,我們才能享受到爬山的樂趣,一邊積極向上一邊不忘途中風景。”
考試寫作文的時候沒見他這么有才華呢,來到廣闊的天地突然就有感而發了?
季儒卿把手伸進姚相理的背包尋找食物:“我幫你減輕負擔,喏。”她順便扔一包牛肉干給孫號。
姚相理喝下去的水變成身上的汗,正源源不斷往外冒,汗如雨下有了具象化:“我……再也不會來……爬山的……”
他們每前進十分鐘,順勢休息五分鐘,反反復復以此類推,終于看到了售票處。但離最高點仍有很長的距離要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山里廟挺多的,要不然我們進去拜拜看有沒有什么爬山仙人?”季儒卿看著指示牌上的路線,往右邊走有一座廟宇。
“能休息的廟就是好廟。”姚相理只要不爬樓梯一切都好說,如果能一路平地走上去就好了。
很遺憾廟里沒有爬山仙人庇佑,不能保佑姚相理健步如飛直奔山巔,但是有休息的座位。
“你們說古代人是怎么上來的?”孫號問道。
“如果你要正經的回答,那我會說是古代人的信仰,認為高山中有神靈棲息,在此祭祀愿風調雨順,還能與神對話。或者是帝王封禪的宗教活動,然后皇帝派人實地考察修路。”季儒卿道。
“不正經的呢?”
“修仙御劍飛上來的。”
廟門口的香火十足,線香源源不斷,千百年的信仰不滅,在煙云繚繞中升騰。
“等我回去可以把這次經歷寫進作文誒。”孫號滿頭大汗,他不在意地用袖子擦了擦。
“省省吧,現在作文根本不會讓你寫《一次難忘的經歷》,這還是上小學時的類型。”姚相理喝光了一整瓶水,現在的她終于有力氣說話了。
“喲,恢復了啊,那咱們繼續趕路。”在這耽誤的夠久了,季儒卿為了讓她打起精神,拋出誘惑力的地點,“上面有條街,我們可以在上面吃晚飯休息一下。”
“晚飯?等我們上去就算夜宵了。”孫號看了一眼地圖。
“差不多嘛,反正是必經之路。”季儒卿拉起姚相理,“走啦走啦,出發咯。”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