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現在是暴利,搞得我都有點眼饞了。”
“小彪有錢有閑,也可以試試。”
“算咯,不和自家人搶生意。”
幾人吹噓了幾番足球隊的升級大業,最后將話題轉移到了戴義琴身上。
這個宣稱是過氣演員,三流歌手的男人,當然不是自嘲的那般落魄。
早年的戴義琴也是火遍大江南北的年輕小生,出道就是巔峰,以帥氣逼人,幾乎沒有瑕疵的俊臉為人所知。
作為一名公眾人物,顏值高到幾乎讓其它優點都凸顯不出來的程度,也談不上是什么好事。
不管是立學霸人設,還是炒作努力的噱頭,人們關注的還是他那張臉。
電視、廣播和報紙將他早年不成熟的說辭和稚嫩的演技、青澀的舞臺表現翻來覆去地報道,來向世人證明,老天爺賞飯吃,也不代表你就真的能拿穩金飯碗。
即便戴義琴后來苦學聲樂,磨練演技,安身立命的本事已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他留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依然只有那副皮囊,沒人關心他的內在是否有成長。
這就是火得太早,太成功而形成的刻板印象帶來的負面效果,十多年過去了,戴義琴依然沒能成功扭轉自己的形象。
諸如“繡花枕頭”、“膚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惡評一直困擾著他。
金尚以前聽過一些戴義琴發售的音樂專輯,質量也還過得去,絕對比前世那些被“百萬調音師”捧起來的電音流量明星要強得多。
戴義琴淡出主流視線之前,還拍了兩部不惜自毀形象的良心之作,其表現當真是可圈可點。要說多么驚艷,也不至于,但也算得上是一名資深的優秀演員了。
九點五分的顏值,九分的職業素養,八點五分的情商,八分的表演與演唱,七分人緣,勉強及格的鋼琴、小提琴和吉他彈奏,以這樣的條件,戴義琴硬是頂著文藝圈的口誅筆伐,主流媒體的冷嘲熱諷,全國人民吃瓜看熱鬧的心態,圈了一大批粉絲,賺到了讓很多同行前輩們眼紅的錢。
早些年的明星,被文藝至上價值觀和狂飆突進的商業氛圍輪番抽打,如同陀螺一般轉來轉去,找不到北,黯然隱退的人不是一個兩個,戴義琴就是出頭鳥中最顯眼,被罵的最慘的其中之一。
這樣的優質偶像,晚生十年,那真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晚生二十年,資本粑粑都恨不得將其當爺爺供起來。
可惜,一九九五年的現在,人到中年的戴義琴,處境依然有些尷尬。
其實民間對他的印象倒不是很糟糕,關鍵是把持著話語權的那批人不待見他。
“小金,你既然叫我哥,那我也不瞞你”
心里有事,多喝了幾杯湖,微醺的戴義琴苦笑著抱怨道,
“那些人說我不懂藝術,演技做作,格調低,我認了,確實和藝術家的水準有差距;被批唱功一般,臺風浮夸,不尊重傳統,教壞年輕人,咱閉著眼睛,捂住耳朵當做不知道,糊弄著過去了;樂器彈奏也就是高職高專速成班的水準,這個沒得洗,畢竟是業余時間學的。其它的,礙著別人什么事了怎么就抓著不放,罵了十年還不解氣”
金尚笑著搖搖頭,小聲勸道
“別人都跪著,就你站著把錢賺了,不把你踩下去,以后誰還聽他們的”
如今的文娛界極度不成熟,涉及的利益也不夠大,真正的大鱷還沒盯上這塊地盤,所以老前輩們還能死守著一畝三分地,在徒子徒孫們的拱衛下作威作福。
“我也是人到中年,才漸漸看明白,小金當真是慧眼如炬”
戴義琴輕輕拍了拍金尚的肩膀,
“受了這么多年的氣,曾經也怨懟過。如今結婚生子,第二個孩子都快滿月,過往的恩怨就不再提了。你戴大哥到底也是曾經闊過的風云人物,京西爺們,迎來送往,開銷不小,荷包也漸漸空了。家中老人到了差不多的年紀,一年往醫院跑幾次,孩子也漸漸大了。坐吃山空,兜里沒幾個錢,說話都硬氣不起來”
“所以,想復出了”
“上有老,下有小,都眼巴巴看著我。老天爺賞了這一張臉,總不能真的糟蹋了。”
有心賺點奶粉錢養家的“前大明星”,最近處境也確實不太好。三十出頭,不尷不尬的年紀,除了演戲唱歌,也不知道做什么。
見話都說開了,南大彪才使了個眼色,居中撮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