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上
十萬夠不夠
二十萬總該行了吧
整個學校,一年的科研經費總額也才三四千萬,幾百個大大小小的團隊一分,落到每個項目上,估計也就幾萬塊錢。
大學七年時間,也就混了個優秀畢業生的名頭,幾萬十幾萬真金白銀的回饋,對得起學校了。
結束了和鄭良知的交談,正打算出去慢跑一下、鍛煉身體的金尚,接到了父親金時的電話。
“阿尚,那件事,我打聽清楚了。”
“什么事”
沒頭沒腦來這么一段,金尚下意識就反問道,
“高科技企業的認定,有眉目了”
“不是,那個你別想了,至少今年不行。我說的是想要買俱樂部的人,到底什么來頭”
“喔是京城四少,還是河右六大家族”
“什么鬼東西,我怎么從來沒聽過真要說什么豪門大少爺,你爺爺當年勉強夠得上資格。”
“玩笑而已,說吧,是何方神圣”
“你還記得,北邊的hd區,有一條電子一條街嗎”
“中關村嘛,那地方騙子太多了,專門宰外行。”
“我要和你說的不是這些,而是那地方要搞什么推進園區建設,發展電子信息技術,電信互聯網基建也優先往那邊傾斜。”
“我知道,戶外廣告牌到處都是,要打造什么信息高速公路,牛皮吹得震天響,也沒見什么實質內容。”
說起這個,金尚就是一肚子不服氣,要是自己能夠拿出每年三千萬投入,一定比他們干得好。
折騰了小半年,基礎建設不到位,電信服務資費居高不下,互聯網上也沒多少實質性的內容。
甚至,連推動電腦設備降價促銷,走進千家萬戶的事都沒做成。
“買俱樂部試探,并不是因為看上咱家那幾塊爛地和破球場,而是你的網吧。”
“什么”
金尚一驚,原本不以為意的態度頓時收了起來,緊張地問道
“公開營業還不到兩個月的小公司,也有人覬覦”
“小公司你是不是太瞧不起全年上千萬利潤的生意了”
金時語氣有些古怪地解釋到,
“我向電信部門的人打聽過,你知道全國聯網電腦保有量是多少嗎十九萬多,二十萬都還差一點,你的網吧就占了一百臺。”
按比例來算,超過了百分之零點零五,乍一看似乎不起眼,可是,這是一家私人公司所有的,很多一流高校都沒這么多。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第一個月的營收超過了一百六十萬,第二個月估計也在一百五十萬以上。
這就很可怕了。
“很顯眼的你懂嗎稅務部門三天兩頭來查,你還沒點警醒”
“你不是也沒說么”
金尚郁悶地說道,
“你的意思是,我干的事,很不得了”
“牛大發了好吧全國人民都不懂,互聯網到底有什么用也一無所知,你居然用不太高的投入,輕輕松松就賺了幾百萬。要不是一個電信局的副局長多喝了幾杯,透露了口風,我都不知道上面居然有人在研究網吧這種新興商業模式。”
什么商業模式
有個屁值得研究
買幾百臺電腦,連上網絡,然后開干就是了。
問題是,上哪找可以聚集人氣的初始流量,這年頭,懂電腦會上網的不是到處都是,得將聲勢造起來,形成規模效應,然后吸引真正有需求的精英前來上網。
于是,就有人將目光投向了京城北方足球俱樂部這個不太起眼,球迷基礎卻極佳的平臺。
沒人關注的時候也就罷了,真的暴露在聚光燈下,就沒多少秘密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