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她是害得老金五易姓氏的根源,到底也沒有拋棄兒子,而是盡到了家長的義務,對孫子也偶有關心。
母親
要不是身為穿越者,懂事早,恐怕小金幼年記憶中都不會有這么個人
“對了,過些時,我打算買一套房子,搬出去住。”
“誒”
金時意外地問道,
“住家不挺好我又沒說要和你母親復合,也從沒帶亂七八糟的女人回家”
金尚打斷了父親的勸說,自顧自地說道,
“是我有獨立居住的需要,以后住在一起,不方便”
“是啊,你也長大了,確實得有獨屬于自己的空間。”
想了想之后,老金也明白了小金的意思。
這么多年來,金時也知道金尚十分不待見自己的生母,出于各種顧慮,才背著兒子來往。
“老爹,你以后一個人,應酬喝酒得節制點,家里沒人給你倒醒酒湯了。”
“有老邊。”
“怎么也不如家人上心吧你就算想和梅姨復合,也隨你。她如何想的,我不感興趣,以后最多做到以禮相待。”
“暫時還不必說這些。你要買房,我托人打聽打聽,附近哪里有合適的別墅。”
“地段好,周圍配套設施完善的商品房也行。”
買房是比較保守的投資,哪怕將來經營不善,事業敗了,有京城的幾套房打底,總不至于真的就露宿街頭了。
掛斷電話后,金尚隨手翻開了桌子上的一本書,里面有一張書簽,上面寫了幾句讀書時候的感悟。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持身以正,持心以純,推己及人,先修身,再治一室。日積月累,方得始終。
可惜,金尚并非愿意屈己待人的謙謙君子,強壓著金掃帚提示的灰黑之氣,也不愿意掃清蒙塵的心思雜念。裝作母慈子孝,闔家團圓的樣子,真的就心滿意足,念頭通達了嗎
持有這祖傳的“金手指”久了,金尚也算是明白了,為什么有如此大殺器,老黃家這么多年來,依然混得不算太好的緣由。
人到底不是機器,有七情六欲,有好惡煩惱,不可能真的事事聽從“金手指”的指揮行事。
翻了翻手邊的古籍著作,金尚回想了一下前世諸多先哲的思想,兩個時間線上的歷史大不相同,但是在傳統文化的發展上,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為何明明有“格物致知”這樣的警世良言,依然有大批通讀圣賢書的前輩們,將“致良知”曲解成了“致私欲”,因為知行合一真的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