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過最近可能沒空,你也知道,我麾下不止有網吧和門戶網站”
金尚十分欣喜地答應了,
“球隊還有三輪進入夏休,砸錢引援,修繕球場,維護草皮;和計算機學院對接的安全測試要盯著,力雖弱,也不可輕忽,走不開;過兩天還要去學校參加畢業典禮,商量校企合作的事”
掰著手指頭數了一圈,還沒說完,這個月就沒幾天有空了。
金尚閑了,其他人也不一定恰好休息,所以,還真不好確定時間。
“這樣吧,八月中旬的樣子,要事忙活得差不多了,騰出一天來小聚一番”
“可以。大家都是搞技術出身的,木訥得很,說話很直接,到時候小金總多多擔待。”
接下來,兩人又商量了一下技術前景,程序語言發展趨勢,開發電子郵箱的難點等等,一個多小時后,才回到辦公室。
翻看了一下劉燕青遞過來的確認文件,沒發現什么問題后,金尚簽下了自己的大名,蓋上了公章,這一次雙方的深度技術合作就算圓滿結束了。
伸手和楊琦握了一下,金尚笑著說道
“感謝貴公司的技術支持,我和本公司員工受益匪淺。”
“合作愉快”
婉拒了金尚提議的公務飯局,楊琦帶著助手匆匆離去,據說是要趕著去另一家合作商交涉技術授權事宜。
“技術員,就是天生勞碌命,程序員尤其如此。”
金尚小聲感慨著,
“發展速度快,技術更迭頻繁,所以要時刻保持專注,不斷學習。人到中年,精力和身體跟不上,卷不過小年輕,就很危險了。”
黃漪漪一邊收拾,一邊附和道
“小金總也是初入互聯網產業,理解倒是很透徹。很多人就分不清哪一行有前途,哪一行即將日薄西山。”
“這個簡單。”
事情辦完之后,心態十分放松的金尚答道,
“看看大學課程,用的是哪一年教材就明白了。有的已經是半個世紀之前,幾十年沒更新過,說明這么長時間,幾乎沒什么發展;有的是前兩年編寫的,看著都有點落伍了,這類專業,明顯是朝陽行業。文史類稍微強一點,理工科表現尤為明顯。”
前者比較典型的就是造船,上一次大的變革,還是焊接替代鉚接,自此半個世紀沒什么本質提升了,如果不是機電設備、動力系統、衛星導航等還能蹭一點新時代的邊,簡直沒法看;
后者的代表就是計算機,以前是三年不緊跟潮流,就要落伍,將來是三個月不學習,業內很可能就沒容身之地了。過了三十五歲,學習能力跟不上,身體熬不住,又沒有掌握不可替代的關鍵技術,在日新月異的“碼農”圈,職場競爭力可能還不如打灰的農民工。
聽著上司侃侃而談,說著貌似是在開玩笑,仔細一想還真覺得有幾分道理的話,黃漪漪將會議室整理好之后,才對一邊喝茶,一邊翻看著不久之前郵遞員送來的公司快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