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駁一下其“素質至上”主張和觀點就夠了。
“我也抽時間看看他的大作,一點都不了解,就隨意評價,似乎也不太好。”
聽了黃漪漪的評價,金尚也坦然地說著,然后繼續問道
“我打算公開為呂遼鳴不平的事,你們有什么意見”
魏雙萍和李萱只是被叫來旁聽而已,了解一下公司內部的工作重心。
鄭良知默默端著保溫杯喝茶,年輕人的事,他也不是太懂,就不多說什么了。
被叫過來開會的劉燕青只懂技術,人情世故也不甚了解。
明了新時代女性想法的王燕贊同道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別說呂遼沒什么大錯,即便真犯了天條,也自有天兵天將來捉拿,哪里輪得到一小撮人組團欺負一個小年輕以女性的視角來看,多半也是同情呂遼居多”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金尚不失時機地補充著,王燕反應也很快,了然地點點頭
“看不慣,但不會視其為敵寇,而是心存憐憫與惋惜,并想要糾正其錯誤。所以,小金總為他說幾句好話,并無不妥。”
對此類操作最為熟稔的趙榮珍琢磨了片刻后,才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如果只是在遭受不公對待方面,說幾句公道話,還是可以的。但是,我認為小金總最好還是和他劃清界限,旗幟鮮明地反對他宣揚的讀書無用的觀點,這一點很重要,否則,您可能會陷入比較麻煩的輿論漩渦中,處境比呂遼也好不了多好。”
“這個自然”
個中尺度,如何拿捏,金尚也是有考慮的。
過往的經歷已經注定了金尚和呂遼就是對立的兩面,真要和他沆瀣一氣,十多年“學霸人設”就要崩塌了。
爭奪年輕人意見領袖地位的時候,絕對不能放松警惕,但是,遇到“跨界”而來的不公對待,則很有必要一致對外。
只要入局,誰也不能獨善其身,呂遼這個“學渣”還在反抗,金尚這個“學霸”才立得穩。
既然大家勉強達成了一致,金尚也可以放心大膽地干,讓部下們開始操作了。
“有關電視欄目中發生的事情,以及報紙上的點評,就是輿論關鍵。以我個人的名義,在線上線下投放署名文章,主要觀點包括以下幾條”
會議室其他相關人員紛紛取出筆記本記錄,金尚開始鄭重地說道
“首先,我對那么多專家教授組團上電視節目,就為了將一名有點小名氣的年輕人罵得狗血淋頭十分不解。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審判現場,正在舉證質詢,斷案定罪呢”
“其次,節目的主持人也有失分寸,不停打斷呂遼爭辯的話,以成年人的話術,一而再再而三地試圖激怒呂遼,挑起嘉賓之間的對立,激化矛盾。我嚴重懷疑節目組是不是欺騙了呂遼,一個正常人,尤其是心高氣傲的年輕人,壓根不可能會接受上這么一檔就是為了讓自己丟人現眼的節目。”
這年頭,真不能太過高估媒體人的節操,未來互聯網時代的網紅們為了博出位而挑戰各種底線,如今的收視率直接關系到廣告費的投放情況,這就與工資和獎金、補貼息息相關了。